【题目】读我国部分农业区分布图(图12)及表2,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开发历史悠久,粮食生产经验丰富 ②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③地形平坦,地广人稀 ④光热充足,作物单产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乙地区过去曾是我国重要粮仓,向北方地区输送大量粮食;但近年来,乙地区却从甲地区大量调入粮食。导致乙地区粮食生产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发展速度快,占用耕地多
B.水旱灾害频发,粮食产量下降
C.生产技术落后,粮食单产降低
D.劳动力缺乏,耕地大量荒废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能加深对地球运用规律的理解。结合图3,图4完成以下问题。
(1)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小明同学拿着地球仪围绕电灯转一周演示地球的公转(图3,箭头代表公转的方向)。正确的演示图是( )
A.A
B.B
C.C
D.D
(2)图4中,四个地点的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无关的是( )
A.①地产生极昼或极夜现象
B.②地四季变化明显
C.③地昼夜更替的周期为24小时
D.④地季节与②地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比例尺为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为6cm,则两地实地距离为
A.1300千米
B.180千米
C.1800千米
D.15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当地的村庄和耕地主要分布在高原面和缓坡上。由于水土流失,黄河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结合图10和图11,完成以下问题。
(1)关于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叙述错误的是( )
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破坏交通和村庄
B.肥沃土壤大量流失,影响农业生产
C.下游河床抬升,水库淤积,易产生洪涝灾害
D.地震、台风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图11所示,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目的主要是( )
A.防止滑坡
B.利于耕作
C.保持水土
D.修筑窑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田主要分布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或地下水灌溉的地势平坦的地区
B.植被由东向西呈现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过渡的趋势
C.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带广种水稻、小麦、棉花、瓜果
D.西北地区依靠冰雪融水,畜牧业和林业发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多集中在 季节.
(2)哈尔滨月降水最多,如果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即进入雨季,则我国由北向南雨季的时间越来越 .
(3)读四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可知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
(4)从图中可以得出,一般来说,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 ;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右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反映的气温和降水的关系是( )
A. 全年高温多南 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冷干燥
C. 全年低温少雨 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2】此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A. 地中海沿岸 B. 印度半岛
C. 亚马孙河流域 D. 澳大利亚中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球上的昼和夜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各地中,处于白天的是( )
A.A
B.B
C.C
D.D
(2)由图可知,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现象。
A.昼夜更替
B.四季
C.五带
D.太阳高度的变化
(3)此时为北半球的( )季。
A.春
B.夏
C.秋
D.冬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