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B.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
C.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少,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的理解。我国自然资源国情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少,所以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降水量较多,所以耕地以水田为主,故可判断C符合题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我国可利用土地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草地B.林地C.耕地D.建筑用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处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水田B.旱地
C.林地D.草地
小题2:乙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应是
A.种植业B.畜牧业
C.林业D.渔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的是( )
A.平原、盆地多为耕地B.高原多为牧区
C.山地可以发展林业D.平地应多建高楼大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有利条件是
A.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B.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C.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D.耕地少,难利用的土地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是
A.提高土地利用率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受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其中气候较为干旱的是_____,冬冷夏凉的是_____,水热条件最为优越的是_______,平原面积较广的是_____(以上均填序号)。
(2)①、③两区域中,农业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的是_____,②、④两区域中农业生产方式以种植业为主的是_____。(以上均填序号)
(3)根据图中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来判断,四大地理区域中,大部分位于季风区的两个区域是_____,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的两个区域是_____(以上均填序号)
(4)图中的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平均气温最低的是_____,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纬度较高的是_____。
(5)区域①与②的分界线是C,该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和_________。
(6)界线A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区域④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是依据_________________来划分的。
(7)我国许多大江大河发源于__________地区(填序号)。
(8)③区域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_,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④区域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_,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
(9)③地区的植被变化,由东向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统计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万亩)
年降水量(mm)
河流含沙量(%)
粮食总产量(亿千克)
1965
19
50
420
38
1.025
1977
10
65
350
42
0.975
1997
34
40
500
30
1.525
小题1:1965年至1977年,该地区自然环境发生的变化是( )
A.森林面积扩大B.降水量增加
C.河流含沙量减少D.生态环境恶化
小题2:1965年至1977年,该地区粮食总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A.退耕还牧B.毁林开荒
C.人口增长D.生产落后
小题3:1977年至1997年,该地区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采取的重要措施可能是( )
A.退耕还林B.疏通河道
C.开垦草原D.开采山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0年12月,国土资源部、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部委联合启动土地违法约谈和问责行动,说明我国加大了保护土地资源的力度。主要原因是
A.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1%的人口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乱占耕地的违法现象十分严重D.人均耕地少且总体质量不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