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图表示的是_____月_____日太阳光照射情况,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纬______度。

(2)A点的昼长_____小时,B点的昼长_____小时,C点的昼长________小时。

(3)这一天,你家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北半球哪个半球得到的光热多?答:________。

(5)南、北半球各进入什么季节?答: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 22 北 23.5 (2)24 12 0

(3)(北半球)昼长夜短 (4)北半球

(5)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北半球进入夏季,南半球则进入冬季

【解析】

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1)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夏至日,日期为6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2)图示A点出现极昼,故昼长为24小时。B点位于赤道上,故昼长12小时,C点出现极夜,昼长为0.3)我国位于北半球,此时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北半球昼长夜短。(4)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北半球获得光热多。(5)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正午太阳高度大,进入夏季,而南半球反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

B藏袍是适应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较大而出现的服饰

C藏羚羊被称为高原之舟

D青藏地区分布着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两个高寒牧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欧洲西部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对欧洲西部地理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中A处分布有幽深曲折的峡湾

B.欧洲西部昼夜温差大,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畜牧业发达

C.欧洲西部西临太西洋,南临地中海

D.从经济发展水平,欧洲西部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2】下列说法中,哪个对欧洲显著的海洋性气候不起作用(

A.山脉多东西走向、平原广阔,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进入

B.大部分位于北纬40°—60°之间,终年盛行西风

C.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西北部沿海地区显著升温

D.人口密度高,城市人口比重大,废物排放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南多,东北少
B.西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东营中考)印度和巴西作为“金砖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两国自然地理特征相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东半球 B. 海陆兼备的国家

C. 热带雨林面积广大 D. 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2关于两国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B. 巴西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C. 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 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哪一个大洋的形状略成“S”(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法律为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都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 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2019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 。( )

A.12月4日 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B.12月5日 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C.12月4日 弘扬宪法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D.12月5日 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看,我国位于(  )
A.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B.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D.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以下两则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尽管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平均每年仍净增人口1200万左右。

材料二:我国部分省区人口密度比较表

1材料一说明我国人口现状是(  )

A. 人口基数大 B. 人口数量增长缓慢 C. 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 D.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人口东西分布的巨大差异。说明了(  )

A. 东部应向西部大规模移民 B. 西部计划生育落实较好

C. 西部向东部迁移了大量人口 D. 西部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