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0.下列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  )
A.B.C.D.

分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 解: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①点的经纬度是140°E,35°N;②点的经纬度是140°E,20°S;③点的经纬度是180°,0°;④点的经纬度是160°W,30°S;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此可知,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②点.依据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图中E点的地形是(  )
A.山顶B.山脊C.鞍部D.陡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气压和风向判断,这幅图反映的是影响我国的夏(冬、夏)季风.受此影响期间,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高温多雨.
(2)①气流是东南风,②气流来自印度洋.
(3)E区和F区的大致界线是D.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克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4)E区内降水比F区较多,其原因是E地位于季风区,距离海洋近,F地位于非季风区,深居内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此次地震震中的经纬度是(  )
A.北纬28.2°,东经84.7°B.北纬28.2°,西经84.7°
C.南纬28.2°,东经84.7°D.北纬28.2°,西经84.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1)写出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冬至日.
(2)地球公转至C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此时巨野县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最长夜最短,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
(3)在公转轨道上,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4)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今天(11月15日)大致运行在如图中的D→A(区间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甲山顶的海拔在(  )
A.400-500米B.500-600米C.600-700米D.700-8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