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_________地区;③是_________地区;④是_________地区。
(2)界线A大致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_℃等温线,以及______mm年降水量线的分布基本吻合。
(3)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_(选择题)。
A.地势 B.降水 C.气候 D.农业
(4)北京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__地区(填数字序号)。
【答案】南方 青藏 西北 0 800 A ②
【解析】
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从图中看出,①是南方地区,③是青藏地区,④是西北地区。
(2)从图中看出,A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3)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该区域的与其他区域的B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其划分依据是地形地势因素。
(4)北京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②北方地区。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两个地区的气温降水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两幅气候图都包含了气温和降水两部分内,一部分用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叫做_____图,一部分表示降水的季节变化,叫做_____图。
(2)上图两地中,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____地。降水量多的是_____地
(3)读图可判断出左图位于五带中的_____带;右图位于_____带
(4)从降水季节变化看,左图属于_____多雨。右图属于_____季多雨。
(5)从气候类型看,左图属于_____气候,右图属于_____气候
(6)右图地可能位于_____
A.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
B.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C.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地理分区图” 及下表,按要求回答问题
(1)表中数据分别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四城市的气候资料,它们与图中对应的关系是(填城市代号):A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
(2)图中A地区与B地区分界线附近的山脉和河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从青藏地区向东,农业生产活动从以________业为主变为以________业为主。
(4)A地区与D地区之间的界线有一段大致与人为的古建筑________一致。
(5)C地与其他地区比较,夏季气温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带一路”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欧洲西部的经济联系,欧洲西部具备的优势是( )
A.矿产资源丰富,可供大量出口
B.人口增长快,劳动力丰富
C.科学技术发达,工业水平高
D.工业历史短暂,发展潜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地区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风情,有关这种地域差异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民间体育﹣﹣南骑马北滑雪
B.饮食习惯﹣﹣南米饭北面食
C.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
D.传统交通﹣﹣南乘船北骑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澳大利亚至今保存着考拉、鸭嘴兽等古老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B.长期孤立在南半球的海洋上
C.大盆地有丰富的地下水
D.气候干燥,有大面积的沙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材料二 我国人口分布图
(1)材料一说明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是_____
A.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B.人口数量增长较慢
C.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 D.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
(2)人口数量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_____、_____的条件相适应.为控制人口的增长,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3)读材料二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_____一线的东南人口稠密。
(4)材料二体现了我国人口东西分布的巨大差异,说明了_____
A.东部应向西部大量迁移人口 B.西部计划生育落实得力
C.西部向东部迁移人口数量巨大 D.西部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较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问题。
(1)①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④处的地形部位 名称是____;容易找到河流的是_____(填数字); ②处坡度较陡的地方,等高线较______(密集、稀疏)。
(2)A点的海拔高度为______米,B点的海拔高度为______米。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那么AB两点之间的温差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