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孝感我的家,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 孝昌——膏都盐海玉女汤 B. 大悟——李白故里银杏乡
C. 孝南——董永公园孝子祠 D. 云梦——汈汊湖畔莲藕香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漳州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 “某地等高线(米)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的地形部位是
A.山脊 B.山谷 C.陡崖 D.山峰
2.若乙地气温为25℃,丙地的气温为
A.26.2℃ B.26.8℃ C.23.8℃ D.2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厦门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福建省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
C.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D.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2.福建省秋季降水量分布规律是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地逐渐减少 B.从南向北逐渐减少
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地逐渐增多 D.从西向东逐渐增多
3.影响福建省秋季降水量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经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4.若有500吨钢材要从三明运往厦门,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内河航运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5.小明从厦门乘火车去福州旅游,最便捷的旅行线路是
A.厦门→三明→南平→福州 B.厦门→泉州→莆田→福州
C.厦门→三明→莆田→福州 D.厦门→漳平→泉州→福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甘肃白银、定西、平凉、酒泉、临夏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甲、乙、丙、丁中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热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鄂州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A.都位于湿润地区B.都位于热带地区
C.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D.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咸宁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该经济圈土地占全国比例约为5.4%,人口约为17.5%,国民生产总值约占26.2%。
材料二:“环渤海部分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甲图)。
材料三:2013年2月1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雾霾预报:今日,我国华北、黄淮等地又将出现雾霾天气(如乙图)。据研究表明,雾霾天气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污染物排放量大,污染源主要有:工业生产排放的各种有害物质,燃煤排放物,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建筑工地的扬尘。
(1)甲图中A是我国 工业基地,B为 山脉,C是通过我们咸宁市的 铁路(填铁路线名称)。(3分)
(2)雾霾天气导致交通事故高发、高速封闭、飞机停飞等,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交通出行,而且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为改善雾霾天气,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1分)
A.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的使用 B.优化产业结构,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C.倡导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D.杜绝建筑施工,减少工地扬尘
(3)2013年2月14日,环渤海经济圈成为当天的雾霾主要重灾区,请结合相关材料,试分析该地区形成雾霾天气的地理因素?(提示:从雾霾成因的角度思考)(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十堰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该区种植业只能分布在有 的平原和山麓地带。
(2)③区号称“世界屋脊”,因而 能资源丰富。同时该区雪山、冰川广布,从而具有耐寒性的 、牦牛等著名畜种。
(3)甲山乙河是②区与④区分界线,这条线的地理意义表现有:从传统交通方式上看有“南船北马”;从耕地类型上看有“南田北地”;从饮食习惯上看有“南 北 ”等地域特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试分析回答。(8分)
(l)图示区域北部地区主要以 地形为主,南部地区主要以 地形为主。
(2)该区域地处沿海,R河口以南海岸线比以北海岸线 ,A岛所在的地区有我国最大 渔场。
(3)该区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
(4)试分析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2分)
(5)举例说明甲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辐射作用有哪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