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从济南乘火车到西安旅游,便捷的路线是( )

A.京沪线 京包线 B.京沪线 陇海线

C.京九线 陇海线 D.京广线 陇海线

B

【解析】

试题分析:从济南乘火车在西安旅游,首先要走京沪铁路到达徐州,随后转乘陇海铁路往西行驶到西安,西安在陇海线上,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铁路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八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中国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 半球。判断的理由是 。

(2)按照低、中、高纬度地带的划分依据,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 (填“低”“中”“高”)纬度地带,四季分明;少数地区处在 (填“低”“中”“高”)纬度地带,热量充足。

(3)我国位于 大陆的东部, 洋的西岸。来自海洋的湿润空气使我国东部 丰沛。沿海港湾众多,便于发展 事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八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图”和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不够齐全

B.人均耕地少,宜垦荒地资源数量充足

C.耕地、林地比重相对偏小

D.土地资源构成比较合理

2.下列地区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 )

A.长白山地 B.内蒙古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东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陵城区九年级第一学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下列山脉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山脉两侧有我国最大的高原和最大的平原

B.②山脉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

C.③山脉是四川省与湖北省的分界线

D.④山脉北侧为半干旱区,南侧为半湿润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陵城区九年级第一学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漫画“长江与黄河的对话”,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漫画反应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旱涝灾害

C.土壤盐碱化 D.土壤荒漠化

2.该漫画反应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围湖造田 B.滥砍滥伐

C.过度放牧 D.不合理灌溉

3.与长江相比,黄河下游流域面积极其狭小,主要原因是( )

A.多峡谷、水流急 B.多洼地、降水少

C.多瀑布、河道深 D.“地上河”、少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内蒙古七上期末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家住王庄的小明计划明天陪外地同学去郊外游玩。他心想:“在课堂上学到的地理知识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小明家乡王庄所处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盆地、山地、高原)。

(2)由图可知,古寺位于王庄的_________方向。已知王庄的海拔高度为68米,则古寺与王庄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米。古寺与王庄的图上直线距离为2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约为_________千米。

(3)根据所学知识,小明告诉同学悬崖飞瀑在_________(A、B)地,若想观赏日出美景应选择_________(A、B)地为最佳观赏地。

(4)山顶A海拔最大不超过__________米。

(5)沿图中两山坡C和D爬到山顶A,较省力的沿________坡,理由是______________。

(6)小明看到的甲地地形景观可能是下图中的( )(填英文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敬业学校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

(2)我国所在的大洲 ;

(3)纬度最高的大洋 ;

(4)面积最大的大洋 ;

(5)①、⑥两洲的分界线是 海峡;

(6)⑥、⑦两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敬业学校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地距离为200千米,图上距离为20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

A.1:10 000 B.1:1000

C.1:1 000 000 D.1:100 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气候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