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 土地 B. 阳光 C. 水泥 D. 空气
C 【解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据选项可知:水泥是人类加工产生的产品,风景、阳光、空气属于自然资源,故本题选C。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如果你爸爸今天要到澳大利亚出差(南半球),你将会建议带
A. 春装 B. 夏装 C. 秋装 D. 冬装
B 【解析】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来回移动的影响,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如果要去澳大利亚出差,当北半球冬季时,南半球是夏季,建议带夏装,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开学考试八年级地理试卷(含答案) 题型:选择题
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区,应发展( )
A. 种植业 B. 牧业 C. 林业 D. 渔业
A 【解析】本题考查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农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地区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应发展种植业,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开学考试八年级地理试卷(含答案) 题型:选择题
我国领土四至点中位于海洋中的是( )
A. 最东端 B. 最西端 C. 最南端 D. 最北端
C 【解析】我国领土四至点中最北端在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这三点在陆地上;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故答案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乐业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下图中的英文字母代表我国相应的省级行政单位,根据我国政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A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南,被称为 省。
⑵C、D、E、H这三个省区中,既是我国最北端所在的省又是我国最东端所在的省是 (填字母)。
⑶K为我国的邻国,是东亚最大的内陆国 (填国名)。
⑷我国东部地区相邻的海洋主要有:I 海、J 海、东海和L 海。
⑸我国人口最多的省是 (填名称)。
⑹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 (填字母),其简称为 。
⑺G、H两岛中, (填字母)是我国第二大岛屿。
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 (填字母)的边缘。
(1)湖南省 (2)C (3)蒙古 (4)渤海黄海 南海 (5)广东省 (6)B 内蒙古 (7)H (8)E 【解析】试题分析: (1)洞庭湖以北称为湖北省,以南称为湖南省,故A省是湖南省。 (2)我国领土的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界处的中心处,两者都位于黑龙江省,在四个省区中,C是黑龙江省,故领土最北端和最东端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乐业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三峡大坝工程位于( )
A. 长江中游 B. 湖北省和四川省及重庆市的交界处
C. 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D. 我国中部经济地带
C 【解析】三峡大坝工程位于长江上游;在湖北省和重庆市的交界处;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在我国西部经济地带,故答案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乐业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的特点是( )
A. 东南多西北少 B. 西多东少 C. 西南多东北少 D. 北多南少
A 【解析】试题分析: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部地区人口多,西北部地区人口少。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凭祥市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赤道地区的主要降水类型为( )
A. 地形雨 B. 台风雨 C. 对流雨 D. 锋面雨
C 【解析】本题考查降水的主要类型。赤道地区气流上升,容易形成对流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南宁市高新经济开发区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世界平均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升高
B.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
C. 同纬度的海洋比陆地气温低
D.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B 【解析】关于世界平均气温分布的叙述,世界气温是由低纬度向两极地区递减,同纬度地区的海洋夏季比陆地气温更低,冬季气温更高;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