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面两幅图为我国某地的气候和地形图,图中王村距某大城市最近,仅5千米。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下列地形区中的( )
A.东南丘陵
B.华北平原
C.辽东丘陵
D.珠江三角洲
(2)该地农业结构不合理的布局是( )
①在甲地大力发展苹果种植
②在乙地发展蔬菜、花卉种植
③在丙地发展淡水养殖
④在丁地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1)A
(2)C
【解析】(1)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降水集中,四季分明。东南丘陵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2)读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适合种植亚热带水果,不适合种植苹果等温带水果,故①错误。乙地海拔低于200米,位于平原处,这里交通便利,且靠近聚落,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适宜发展蔬菜、花卉种植,故②正确。丙地湖泊和河流交汇,不适宜发展淡水养殖,故③错误。丁地等可以修建梯田,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故④正确。根据题意。
故选:(1)A(2)C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景观图A所示的山峰是________,它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该地所在的岛屿名称是________岛.
(2)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濑户内海沿岸,是因为沿岸多优良港湾,为发展来料加工与对外贸易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
(3)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什么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东南亚有关地理事物分布图。东南亚北接广阔的亚欧大陆,南临印度洋。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狭窄地带,年降水量丰富;本地区人口众多,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中南半岛夏半年(5月-10月)受到西南风控制(实线箭头),冬半年(11月-4月)受到东北风(虚线箭头)控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中南半岛
A. 夏半年受到来自海洋干燥气流控制,降水少
B. 冬半年受到来自陆地干燥气流控制,降水多
C. 夏半年受到来自海洋湿润气流控制,降水多
D. 冬半年受到来自陆地湿润气流控制,降水多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天然橡胶、油棕、蕉麻等物产具有
A. 高海拔生长习性 B. 喜高温习性
C. 耐干旱习性 D. 沿纬线分布习性
【3】东南亚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狭窄平原地带。根据图文信息,下列究其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 沿海地带是锡矿、钨矿等矿产的全部集中分布区,采矿人员多
B. 沿海地势低平,利于房屋、交通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C. 沿海对外交通便利,利于人员交往
D. 沿海地带是水稻主要集中分布区,需要大量劳动力,并能为人口提供粮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今,许多外国人喜欢游览北京的胡同,原因是( )
A. 旅游消费少 B. 北京胡同的环境好
C. 北京胡同有独特的历史文化 D. 北京胡同交通方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四幅省区轮廓图,回答第下题。
(1)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区,图中信息表达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有关四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省是我国大陆海岸线最长的省区
B.②省是最早迎来日出的省区
C.③省有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D.④省气候湿热,到该省可以体现热带滨海风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省(区)的名称与其简称及行政中心相符合的是( )
A. 吉林省—吉—吉林 B. 广东省—广—广州
C. 贵州省—贵—贵阳 D. 山东省—豫—济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问题.
(1)制约西部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
A.气候恶劣B.资金、技术、人才匮乏C.自然资源不足D.水土流失严重
(2)长江发源于________(地形区)的唐古拉山脉,该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
(3)②为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家性河流________,在中国云南省境内被称为澜沧江,从________(国家)注入南海.
(4)2000年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三江”是指图中的( )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5)该地区地势________,农作物单产量高,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