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许多人不在居住城市工作,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
(1)读图1、图2,图1所示区域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
A.杭州
B.上海
C.苏州
D.南京
(2)图2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高速铁路
B.公路
C.管道
D.航空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B.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大陆南部
C.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D.地跨寒带、温带、热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亚洲为例探究“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
探究资料:亚洲地形图(图1);亚洲气候类型图(图2);黄河、长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图3)
探究过程:
(1)亚洲的大河多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是因为
(2)结合图3,从气候的角度分析黄河、长江流量差异大的原因.
(3)黄河、长江下游都形成了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这种现象表
明(自然因素)对地形有塑造作用.
(4)青藏高原夏季气候温比同纬度地区低,主要受因素的影响.
(5)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具有哪些特点?
探究结论: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分界线相吻合的是( )
A. 400mm降水量线 B. 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区域等髙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題.
(1)图中①②③处在山脊线上的是_______________处。
(2)图中河流千流的大致流向是____________。
(3)该等高线地形图中,缺少地图三要素之一的____________。
(4)图示区域最低处与最高处的温差范围是____________0C。
(5)在山区公路建设中,陡坡段呈现“之”字状弯曲,原因是___________。
A.尽可能连接居民点 B.尽可能减缓坡度
C.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D.尽可能节省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