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国家中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是 ( )
A.新加坡、越南 B.俄罗斯、文莱 C.韩国、菲律宾 D.朝鲜、日本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北京的相关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材料二:城市建设成就:北京作为现代化大都市,规模不断扩大,兴建了一批卫星城,重点功能区和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等.
材料三: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近年来,北京市民抱怨:“首都变‘首堵’,房子贵得出奇”;患了严重的“城市病”.
(1)北京位于______平原北缘,地势由________倾斜;属于典型的________气候。
(2)如下图中不能反映北京文化中心职能的是________(单选)
(3)北京是现代化的大都市,请你列举北京的两个重点功能区:______、______。
(4)北京是中国最大的铁路枢纽,请你写出三条经过北京的铁路线名称:________。
(5)根据材料三,列举两例北京“城市病”的表现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如图中甲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600米 B.750米 C.658米 D.1050米
【2】如图中登山线路最省力的是( )
A.BC B.FC C.DC D.AC
【3】如图中有可能形成河流的是( )
A.BC B.AC C.DC D.E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资源均属于 资源(可再生/非可再生)。
(2)北方的耕地在灌溉方式上,应采用 等灌溉技术,提倡种植 作物。
(3)为有效调控北方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修建 。
(4)从总体上看,一方面我国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缺水状况仍在继续加重;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率低, , 等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 比调水更重要。
(5)为了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写出三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亚洲东临太平洋
C.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D.陆地集中分布在南半球
【2】关于图中P点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地处中纬度地区
C.有极昼、极夜现象
D.经纬度是(23.5°S、60°E)
【3】日月东升西落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月自东向西绕地球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自转 D.日月自西向东绕地球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云南、广西、_____(简称)和台湾四个省区,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位于_____带,少部分位于_____带,没有_____带。
(2)图中①省区是_____(省区名称),本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②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本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北、_____、西南地区。
(3)我国的临海③是_____;④是_____海峡。
(4)我国陆上邻国众多,图中邻国⑤是_____、⑥_____;图中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⑦是_____、⑧是_____。
(5)冬季,B地天气暖热,树木葱郁,A地则是_____景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校开展不同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研究,研究过程记录如下。据此完成下列相关内容。
研究课题: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研究思路:案例分析﹣﹣归纳总结﹣﹣迁移应用
研究资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生活案例
(1)案例分析
①耕作制度:甲区域 ,乙区域一年两熟或三熟。
②农业类型:甲区域以种植业为主,丙区域主要发展 业。
③农业分布:说明丁区域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流谷地的原因。
④农业结构变化:临沂某县区80年代以种植小麦为主,90年代开始发展大棚蔬菜,远销国内外,近年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大规模发展,吸引力大量的外地游客旅游、参观,这些变化说明 (多选)
A.当地粮食需求量减少,农民增收困难 B.当地自然条件发生变化
C.农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D.科技推动农业发展
(2)归纳总结:由以上案例,归纳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
(3)迁移应用: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A、B、C、D四地。其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地,D为海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C区域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家住A地的小雨建议当地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乳、禽、蛋生产,你认为可行吗?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作,京津冀将走向优势互朴、互利共赢的经济一体化道路。
(1)北京位于 平原西北部,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地势特点是 。
(2)每年3月“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都在北京召开,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中心。
(3)继2008年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后,北京再次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气候适宜。根据“北京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
(4)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 。(填字母)
A.临海,交通便利B.水资源丰富C.劳动力资源丰富D.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
(5)北京既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现代化大都市,目前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为改善北京环境质量,结合材料,分析北京首先向河北扩散的产业可能是 。(填字母)
①钢铁工业②软件研发产业③石油化学工业④影视文化产业⑤机械制造业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