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阅读下图(我国甲、乙、丙、丁四大地理区与主要山脉 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在图中填写秦岭、淮河名称,并将贵州省用斜线表示出来。
(2)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我国各地饮食差异。乙地区 种植广泛,以该作物为原料的风味食品有米粉、糕团、粽子、汤圆、糍粑等;丙地区 (农作物) 种植广泛,以该作物为原料的风味食品有馒头、包子、花卷、饺 子等。
(3) 甲地K和乙地区相比,夏季气温较低的是地区;丙地区和丁地区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是 地区。
(4) 2013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在贵阳举行。某一参展省区展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片(图7) ,多出现在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地区,这种民居屋顶坡度 (大或小) ,墙体高,反映了当地 (湿热或干冷) 的气候特征。
11. 答案⑴
(2) 水稻 小麦
(3) 甲 丁
(4) 乙(南方) 大 湿热
解析(1)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 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 惯有显著的差异。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 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崎岖。 (2)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历史悠久,具有明显 的地域分布特征。乙(南方) 属水稻集中产区,以该作物为 原料的风味食品有米粉、糕团、粽子、汤圆、糍粑等;丙(北 方) 属小麦集中产区,以该作物为原料的风味食品有馒头、 包子、花卷、饺子等。(3) 甲(青藏地区) 地处青藏高原,平原 海拔4 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 地区。丁(西北地区) 地处内陆,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 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极少,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总的 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4) 2013中国国内 旅游交易会在贵阳举行。某一参展省区展示的传统民居景 观图片(图7) ,多出现在我国四大地区中的乙(南方地区) , 这种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反映了当地湿热的气候特征。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地居民的日常食物图”,完成下面两题。
1. (2015福建漳州,7. ★☆☆) 到图中食物常见于 ()
A. 青藏地区 B. 西北地区
C. 北方地区 D. 南方地区
2. (2015福建漳州,8. ★☆☆) 该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是()
A. 回族 B. 傣族 C. 藏族 D. 满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1. (2015湖南衡阳,21, ★☆☆) “从点滴做起,共建节约型校园”,以下行为符合该倡议的是 ()
A. 洗刷物品过量用水
B. 就餐时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C. 节日时大量使用纸质贺卡
D. 随手关灯,人走灯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3. 北京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下列各项与这一称号不相符的是 ()
A. 名震天下的京剧说唱艺术
B. 金碧辉煌的故宫建筑
C. 琳琅满目的王府井的商品
D. 震撼寰宇的周口店古人类遗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四题。
1. (2015江苏兴化等三校期中联考) 展示①区特色内容的图片是 ()
2. (2015江苏兴化等三校期中联考) ②区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自然优势是 ()
A. 灌慨便利 B. 土壤肥沃
C. 热量丰富 D.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3. ( 215江苏兴化等三校期中联考)造成①②区耕作制度和农作物种类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土壤 D. 水源
4. (2015江苏兴化等三校期中联考) 中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在 ()
A. ①区 B. ②区
C. ③区 D. ④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1. (2014江苏南京高淳期中) 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B. 气候炎热干燥
C. 大豆是主要的油料作物
D. 被称为“黑土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16. (2015江苏兴化等三校期中联考) 香港人多地少,土地昂贵,解决土地不足的主要办法是 ()
①建设高层建筑 ②减少绿化用地 ③填海造地 ④ 工业向大陆转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3. (2015云南腾冲四中期中) 下列地点不属于亚洲与其他洲分界线的是 ()
A.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
B. 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C. 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峡
D. 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