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5.B地的半球位置是(  )
A.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西半球C.南半球.东半球D.北半球.西半球

分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解答 解: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B点的经纬度是10°N、180°;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此可知,B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以及半球的划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图中阴影地区(  )
①多滑坡、泥石流灾害   ②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③适宜种植小麦、玉米   ④适宜发展旅游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读“东南亚地区简图及气候类型分布图”(如图1、2),回答下列问题.

(1)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2)A处为著名的马六甲海峡,它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3)东南亚所处纬度较低,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水稻(粮食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4)东南亚各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不属于该地区的景观是C(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世界上火山地震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每年有震感的地震达1 500多次,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日本迄今震级最高地震--里氏9.0级地震(图三),整个日本东北部海岸遭遇不同程度的海啸袭击.
材料二

(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2)日本民居多以便于拆装的轻质材料修建,主要目的B
A.防风御寒B.防震抗灾C.防潮避暑D.节约环保
(3)地震发生后,位于震中西北部的宫城县牡鹿半岛向震中所在的东南方向移动了5.3米,同时下沉了1.2米,由此说明了地壳是运动的(稳定的/运动的).
(4)图三所示,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并简要分析原因原料和燃料需要进口,工业产品需要出口.
(5)图一中所示半岛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该半岛的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是城市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的谷地和河口三角洲.河流①是湄公河,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最终流入太平洋.
(6)图一所示该半岛区域重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其发展该粮食作物的气候条件降水丰沛,热量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它地域辽阔,文化多样.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是非洲,②是北冰洋,③是乌拉尔山脉.
(2)图中甲地区输往A国的矿产资源是石油,其经过的重要海峡④是马六甲海峡.
(3)由图中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关于甲地区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4)图示⑤地区的地面不断隆起,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填张裂运动或碰撞挤压)形成.
(5)A、B、C三国相比较:A国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是国为这里海运便利,而B、C两国图示工业区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这里矿产资源特别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五带中的(  )
A.北温带和热带B.北温带和北寒带C.热带和南温带D.南寒带和南温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
A.甘蔗B.甜菜C.花生D.油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