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在中国大地上,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它们形态各异,各具特色。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数字与字母代表的山脉和地形区名称。山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

【答案】天山 祁连山 横断山脉 秦岭 昆仑山 大兴安岭 四川盆地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塔里木盆地

【解析】

本题主要是对我国主要山脉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以及读图能力的考查。

据图可知,新疆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即图中山脉,①的天山和的阿尔泰山之间的准噶尔盆地,①的天山和③的昆仑山之间的D是塔里木盆地。是和是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祁连山和横断山脉,④是秦岭,它的南北两侧分别为A的四川盆地和B的黄土高原,⑥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 C是华北平原,位于的⑦太行山以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电视台播出的“民族大家庭”的节目,有“是真是假”的竞猜游戏,请根据四个“真假”少数民族同胞的叙述判断谁是正确的( )
A.藏族同胞说:“我们用青稞酒招待游客。”
B.壮族同胞说:“我们栽种的哈密瓜个大味甜。”
C.朝鲜族同胞说:“我们种植的甘蔗今年获得了大丰收。”
D.维吾尔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A.东高西少低
B.西高东低
C.南高北少低
D.北高南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儿歌《合奏祖国好妈妈》描绘了我国四省区的自然特征和主要少数民族的乐器,其中描述云南的是( )
A.黄河小娃娃,吹响金唢呐
B.天山小娃娃,弹起冬不拉
C.雨林小娃娃,象脚鼓敲又打
D.草原小娃娃,拉起马头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疆域辽阔,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
B.我国领土最东端在台湾省的钓鱼岛
C.我国领土最南端气候长夏无冬
D.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帽山顶海拔891米,三河坝枯水期水面海拔37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928米
B.854米
C.891米
D.37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五项指标变化统计图(各项统计数都以1957年为1),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曲线显示,我国增长和下降幅度最大的分别是

A.人口总量和耕地总面积B.粮食总产量和人均耕地面积

C.人均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D.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口总量

2为解决②下降幅度过大的问题,应该

A.控制人口增长B.坚决杜绝占用耕地

C.大力倡导草原地区垦荒D.倡导围湖造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果把南北纬0°~90°的纬线平均分为高纬、中纬、低纬三个级别,靠近赤道为低纬,靠近两极为高纬,则28°N应属于( )
A.高纬
B.中纬
C.低纬
D.无法判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并结合图甲、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某科学考察队3月12日从黄河上游A点附近出发考察黄河水文特征,沿着干流向中下游考察,4月下旬到达B点附近,考察黄河中游治理情况,5月初到达C点附近考察“地上河”景现,5月中旬到达入海口,考察黄河三角洲变迁。

(1)黄河发源于____山脉北坡,曲折东流,注入____海,上游与中游分界点是____,中游与下游分界点是____

(2)图乙中,考察队按顺序先后见到的景观依次是____________(填具体名称)。

(3)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的泥沙,到下游沉积形成了 ______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河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4)下面一段话是考察队雇员(为考察队服务的人员)记录的部分见闻和感受,请找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写出三处即可)

3月12日我们从兰州出发,一路上先看到了河套平原的小麦长势喜人,即将进入收割期。紧接着的几天,我们看到了黄河包头附近河段出现了

大量凌汛。4月下旬考察了陕北的黄土高原治理情况,只见这里到处都是森林,就好像进入了长白山原始森林一样。5月初到达了黄河下游,考察了“地上河”,只见黄河穿行在峡谷之间,波涛汹涌,河水浑浊不堪。因为此时正值盛夏,暴雨频发,水土流失严重。5月中旬到达了东营附近的黄河三角洲,只见这里芦苇丛生,鸟语花香,环境保护非常好。

错误①_____;错误②_____;错误③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