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关于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人口的文化素质 B. 人口的性别比例 C. 人口的职业构成 D. 人口的生活方式

B 【解析】关于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差异的叙述,两种聚落人口的文化素质不同,人口的职业构成也不同,人口的生活方式也不同,与人口的性别比例无关,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 题型:选择题组

读“世界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中①、②在同一纬度的陆地上,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①②两地气温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①地气温与②地气温相同 B. ①地气温比②地气温高

C. ①地气温比②地气温无法比较 D. ①地气温比②地气温低

2.下列关于①②两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①点的海拔高于②点

B.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①点的海拔高于②点

C.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①点的海拔低于②点

D.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①点的海拔低于②点

1.B 2.C 【解析】 1.在等温线地图上,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的温度是相等的。读图可知,①地的气温是10℃,②地的气温是0℃,所以①地气温比②地气温高。故选B。 2.根据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气温向北递减的是北半球,向南递减的是南半球,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由此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①地气温比②地气温高,所以①点的海拔低于②点。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其中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A 【解析】试题分析: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图表示亚洲的是(  )

A. B.

C. D.

C 【解析】读图可知:A是北美洲,B是非洲,C是亚洲,D是南美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安徽省2017年人教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地区,既是人口密集区,又是人口增长较缓慢的地区是( )

A. 欧洲西部 B. 亚洲东部和南部 C. 北美洲东北部 D. 非洲南部

A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分布地带和世界人口增长的状况。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欧洲西部人口增长缓慢,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地区.故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安徽省2017年人教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关于人种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亚洲只有黄色人种的分布 B. 非洲只有黑色人种的分布

C. 美洲的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 D. 欧洲只有白色人种分布

C 【解析】本题考查人种的分布特点。黄色人种主要分布亚洲东部,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美洲的印第安人都属于黄色人种。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6章第2节 自然环境 测试 题型:选择题

从亚洲地形图上看,下列地形海拔最高的一组是 ( )

A. 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

B. 伊朗高原、蒙古高原

C. 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高原

D. 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A 【解析】试题分析: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亚洲中部,喜马拉雅山等众多高大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6章第2节 自然环境 练习 题型:选择题

形成亚洲东部和南部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风的强弱 B. 寒潮影响 C. 地形影响 D. 河流众多

A 【解析】本题考查亚洲季风气候的影响。亚洲夏季风分别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给亚洲东部和南部带来丰沛的水汽和大量降水。 夏季风的强弱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