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北方的秋色,白云蓝天,疏风淡影.满目随风而逝的榆钱儿、槐针儿、梧桐大片,淡红浅黄,斑驳陆离…”.这是某散文集中对北方景色的描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省级行政区中,大部分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2.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八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局部区域地理简图(如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15年我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阅兵式以示庆祝,这一事实反映了北京是我国
A、经济中心 B、政治中心 C、文化中心 D、交通中心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野生大熊猫主要分布在
A、川、渝、陕
B、陕、甘、川
C、青、甘、川
D、甘、晋、陕
3.图中甲工业基地与乙工业基地相比,甲工业基地最具优势的条件是
A、毗邻港澳,是侨乡
B、临近海洋,海运便利
C、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
D、煤炭、石油等能源充足
4.下列对图中南昌所在地形区农业方面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B、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C、主要种植的油料作物是油菜
D、耕作制度是两年三熟
5.小明2015年6月13日9点7分从北京乘G次京广高铁高铁于当日17点14分到达广州.下列对其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此次旅行共经过了五个省级行政中心
B、此次旅行的乘车时间为10小时31分
C、行车途中可见到常绿阔叶林绿得发亮
D、行车途中可见到广阔无垠的喀斯特地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平南县八年级会考模拟训练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理区域是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阳江市九年级下中考模拟9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我国今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
B.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大量吸纳国外廉价劳动力发展新兴工业
C.进一步加大初级产品的出口量,来换取外汇
D.加强独立自主,不依赖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大大减少外贸进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阳江市九年级下中考模拟9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珠江三角洲,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我国的“南大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
B.毗邻港澳地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
C.面向我国东海,海陆交通便利
D.是对外开放前沿,全国著名的侨乡
2.下列经济特区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是( )
A.深圳、厦门 B.汕头、广州
C.珠海、海南 D.珠海、深圳
3.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独特优势是( )
A.靠近港澳和东南亚,许多地方是侨乡
B.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C.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D.自然资源类型齐全,储量丰富
4.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限制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源供应不足,矿产贫乏 B.水源不足
C.科技水平低 D.劳动力文化素质
5.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的基本模式是( )
A.前店后厂 B.前厂后店 C.生产与销售 D.互惠互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阳江市九年级下中考模拟8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最近,某市市政府提出了“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的新战略。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区)与冀鲁豫顺序一致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④ D.③④⑤
2.以北京为起点同时穿过冀、鲁两省的南北向铁路大动脉共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阳江市九年级下中考模拟8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被称为“紫色盆地”的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滨州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 从北向南递减 B. 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C. 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D. 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2.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
A. 海洋高于陆地 B. 陆地高于海洋
C. 高原高于平原 D. 荒漠高于森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