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的冬天漫长而寒冷,其主要原因是( )
A. 地处高纬地区,降水稀少 B. 地处内陆,空气干燥
C.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D. 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阳江市四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12月)联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冰天雪地的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 气候变暖 B. 人类活动 C. 大陆漂移 D. 植被迁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粤人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章末练习卷 题型:选择题
昆明的小刚在看中国地图时,发现下列某国与该省相邻的同时还是一个内陆国,该国是( )
A. 缅甸 B. 越南 C. 老挝 D. 蒙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粤人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章末练习卷 题型:解答题
如下图为我国大型水电站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多数河流的流向是______,这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
(2)甲、乙两地区水电站众多,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_______级阶梯的交界处.说出这一阶梯交界处的主要山脉名称.________山脉、________山脉、________山脉。
(3)丙处所在的山脉是________,这里建有我国最大的水电站﹣﹣三峡.东侧的________(地形区)被称为“鱼米之乡”;西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_。
(4)A地形区是________,B地形区是________,两地形区以________为界。
(5)丁处是________,这里太阳辐射强,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粤人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章末练习卷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四条重要山脉走向图,图中四条山脉中,不属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 太行山 B. 天山 C. 昆仑山 D. 大兴安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粤人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章末练习卷 题型:选择题
“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所描述的地形区是( )
A. 四川盆地 B. 云贵高原 C. 东北平原 D. 东南丘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粤人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7.1东北地区 练习题 题型:解答题
我们生活的城市﹣﹣大庆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享受石油资源带给我们的富足和繁荣时,我们作为这座城市未来的主人,应该义不容辞地为大庆市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请结合大庆市的资源、环境、历史等情况,谈谈你的想法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7.3四川盆地 练习题 题型:解答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建国后,四通八达的铁路在株洲、湘潭一带交会,将两座小镇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一五”和“二五”期间,大量工业项目沿着铁路布局在株洲和湘潭,到1983年,株洲已经成为一个拥有32万城市人口、18亿元工业产值的中等城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长株潭三市形成了沿湘 江分布的“品”字形格局。
(1)长株潭城市群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城市。三个城市呈“ ________”字形格局。
(2)三个 城市间有公路、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交通非常便利。
(3)在株洲相交的铁路线是________和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粤人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7.2长江流域 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流域图
材料二: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生态环境不断破坏,长江暴发洪水灾害越来越频繁。长江三峡工程是解决中下游地区洪水威胁的一项关键措施,它的建成可以防止荆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的灾害,还会使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能力大大提高。
(1) 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②______(城市)③______(最大水利枢纽)A_______。(湖泊)
(2)图示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_______。
(3)D地煤铁等矿产资源欠缺,却是我国钢铁工业中心,其钢铁工业发展优势条件有______。
(4)在沿江地带中,长江干流通过B_______、C_______等众多南北支流和经过城市④的_______铁路等交通干线对南北两侧的区域经济起到辐射的作用,使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5)长江上游因植被破坏,造成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长江沿江工业带因工业废气排放过多而形成的环境污染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