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上的比例尺改为数字式: 。
(2)写出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
A: B: C: D:
(3)甲地和乙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
(4)B和D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求得B和D的实际距离为 千米。
(1)1/50000或1:50000
(2)陡崖;山脊;鞍部;山峰
(3)50
(4)1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线段式比例尺,可以转换成数字式比例尺,1/50000或1:50000。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重合的部分A是陡崖;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的部位凸出为山脊,所以B为山脊;两山峰之间平缓的部位C为鞍部;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的部位D为山峰。
(3)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海拔高度,甲海拔250米,乙海拔200米,两地相差50米。
(4)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B和D的实际距离等于2÷(1/50000),计算结果为1千米。
考点:本题考查登高线地形图中根据等高线数值、弯曲变化,掌握不同山体部位名称,以及地图上比例尺计算的内容。
点评: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利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而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根据每条等高线的海拔高度,根据两条相邻的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可以读出不同地点的海拔高度,同时也可以计算出不同地点的相对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数值变化可以表示出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重合的部分是陡崖;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的部位凸出为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的部分为山谷;两山峰之间平缓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的部位为山峰。
比例尺是地图三要素之一,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的公式进行计算是一项基本地理技能。计算比例尺时,可以用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计算实地距离时,可以用图上距离/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时,可以用实地距离×比例尺。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厘米作为计算图上距离时选用的单位,米或千米作为计算实地距离时选用的单位。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变化掌握相对高度的计算,根据等高线弯曲变化掌握山地不同部位名称,根据比例尺公式,掌握比例尺计算。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茂名卷)地理(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河流流经的地形部位为( )
A.陡坡 | B.陡崖 |
C.山脊 | D.山谷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届云南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上的比例尺改为数字式: 。
(2)写出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
A: B: C: D:
(3)甲地和乙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
(4)B和D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求得B和D的实际距离为 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茂名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流经的地形部位为( )
A.陡坡 B.陡崖
C.山脊 D.山谷
2.图中四地,能同时观察到甲、乙两支登山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期中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