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指的是( )
A.唐古拉山脉
B.冈底斯山脉
C.祁连山
D.巴颜喀拉山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蓝色弹珠”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船员拍摄的地球照片。当时太空船正背向太阳,所以成功拍到了清晰的地球全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蓝色弹珠”照片说明地球的形状是
A. 椭圆 B. 圆形 C. 球体 D. 方形
【2】在遨游宇宙之前,人类已经证实了地球的形状。其方法是
A. 实地测量 B. 观测月全食
C. 凭直觉猜想 D. 环球航行
【3】照片中可以清晰看见南极大陆被冰雪覆盖。拍摄时南极
A. 有极昼现象 B. 有极夜现象 C. 昼夜等长 D. 昼短夜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2017年10月,央视推出新作中国地理大会《绿水青山看中国》,这是聚焦生态文明的创新之作。节目以山、水、林、田、湖、生命为载体,展现人地关系,感念乡土、乡情。
田地是我们生活的根,第四期节目通过解读主题“田”,传承弘扬农耕文化。著名学者蒙曼和地理学者张捷跨界合作,在精彩评说中延展信息,升华主题,妙语连珠。张教授点评,五谷丰登的基础是耕地,这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十三五规划当中,到2020年我国要严控耕地总数,达到18.65亿亩的耕地红线,我们要对耕地红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影响一个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蒙曼教授追加评论,五谷丰登的出处是《六韬》“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首先风雨时节指的风调雨顺,风调雨顺后五谷才能丰登,这之后,我们的社稷,我们的粮食才能都安全,国家才能安全。国家安全是建立在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粮食安全的基础是天与地的和谐运转。
(1)从土地利用类型上看,“五谷丰登”的基础是___________,其在图中用___________(填字母)表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东、西)部___________(地形类型)。
(2)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比较均匀
B.耕地、林地比重小
C.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山地和南方丘陵
D.林地主要分布在内陆高原和山区
(3)从地理的角度解读“风调雨顺”,是指夏季风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般情况下,东部地区夏季风影响较强的月份,降水量往往会超过100毫米,我们称作雨季。阅读图,三个城市自北向南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月份越来越___________(多、少),反映出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季自北向南越来越___________ (长、短)。受到降水的影响,我国的耕地类型分为两类,秦岭-淮河以北主要为___________,秦岭-淮河以南主要为___________。
(4)根据资料,说出我国土地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漫画《长江与黄河的对话》,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长江、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与黄河的流程分别是我国第一与第二长的河流
B.长江与黄河的径流量分别是我国第一与第二大的河流
C.黄河水量充足,水流平缓,水运业发达
D.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黄河发源于黄土高原
【2】下列关于“黄河”形成主要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华民族自古是炎黄子孙,故名“黄河”
B.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壤呈黄色
C.流域气候干旱,风力强劲,满地黄沙
D.过度开垦,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班学生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了一个实验,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用手挤压书本,观察书本发生了什么变化? (填写“隆起”或“凹陷”)
(2)实验中的纸张(书本)代表了地球上的板块,地球表层大致可划分为 大板块,图甲实验反映的运动在地球上会产生 现象(填写“隆起形成山脉”或“形成新的海洋”)。
(3)图乙实验反映了板块的 运动(填写“挤压”或“张裂”),这种运动在地球上会产生 现象(填写“隆起形成山脉”或“形成新的海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有( )
A.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B. 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C.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D. 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B.400mm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C.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全诗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 回肠荡气之感,充分显示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诗句中“蜀”地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A. 贵阳 B. 西安
C. 成都 D. 长沙
【2】蜀道公路呈“之”字形(如上图)主要是为了
A. 考虑居民点分布
B. 降低公路造价
C. 视觉上的美观
D. 减缓公路坡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