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光合作用、自然选择和水的输送等,即使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植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不断生长.
A 【解析】树木生长到130米,不能算高空,空气也不会稀薄,从而不会影响光合作用,即使2000米高海拔的高原同样有很多大树,如果将该大树移到100米低海拔地区,这颗树高也不会超过150米,故A符合题意;树的树冠是刮风时的受力点,树的根是支点,树干相当于杠杆的一个力臂,力臂愈长可以承受的力愈小.因此,高大的树木更容易招致风折雷劈,故B不符合题意;自然选择是使物种适应环境,在高山草原地带树木为了...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那坡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某山麓地带(海拔100米)气温是12°C,则山顶(海拔1100米)处的气温约为( )
A. 16°C B. 4°C C. 6°C D. 18°C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气候主要因素的基础知识. 【解析】 影响气候的因素中有地形地势这一个主要原因,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该题中两地海拔之差是1000米,则气温相差6℃,又因为山顶温度较低,所以要用12℃减去6℃,就等于6℃.根据题意. 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凌云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金发碧眼”说的是( )
A. 黄种人 B. 黑种人 C. 白种人 D. 以上都不是
C 【解析】试题分析: 我们根据肤色,体毛,头发等体征可以将人种划分为三类。白种人肤色多呈浅淡色,发呈金黄,眼色碧蓝,发形呈波状或直状,唇薄,鼻狭而高,颧骨不高突,体毛和胡须较发达等,所以“金发碧眼”说的是白种人,故本题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凌云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经度和纬度都是0°的地点位于( )
A. 东半球 B. 南半球 C. 西半球 D. 北半球
A 【解析】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根据经度和纬度都是0°的地点位于A。故答案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八年级地理上册4.4繁荣地方特色文化练习含解析新版商务星球版 题型:选择题
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很多事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图中1元人民币、50元人民币上的景观分别所在的地理区域是( )
A. 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B. 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C. 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D. 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D 【解析】试题分析:一元人民币背面是杭州的三潭印月,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50元人民币上景观是拉萨的布达拉宫,位于青藏地区. 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田林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经度是 ,纬度是 。
(2)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地,有太阳直射的是 地。
(3)按照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①地属于 带,②地属于 带。
(4)②和③位于同一纬线圈上,②地位于③地的 方向,④地位于③地的 方向。
(1)东经90度 北纬60度 (2)1地 4地 (3)北寒带 北温带 (4)正西 正南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半球图,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所以A点的经度是90°E,纬度是60°N。 (2)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田林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三个大洲的轮廓图中加点地区的气候类型均为(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B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加点地区都位于南北回归线两侧,因为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是全年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仫佬族自治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位于 (南、北)半球,经度是 。
(2)虚线m表示山地的 部位。
(3)山顶M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 700米 B.800米 C.900米 D.1000米
(4)由甲地前往乙地,可能会遇到河流,为什么?
(1)南 西 (2)山脊 (3)C (4)经过山谷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甲地的经纬度是(30°S,60°W),根据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知,甲地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商务星球版2018届七年级下册 第7章 《4.欧洲西部》练习 题型:选择题
对欧洲形成显著的海洋性气候不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有
A. 三面临海,海岸线曲折,形似亚欧大陆向西凸出的“大半岛”,大部分距海近
B. 大部分位于北纬40°﹣60°之间,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而且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平原广阔,有利于西风长驱直入
C. 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使西北部沿海地区显著升温
D. 人口密度高,城市人口比重大,废热排放多
D 【解析】欧洲西部属于中纬度范围,位于大陆西岸,受到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西风),还有沿岸的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使得该地区形成了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的特点,其山脉走向、海陆轮廓特点、多半岛、岛屿等特点都对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促进作用,故本题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