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甲、乙两个岛屿轮廓图、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岛位于乙岛的__________方向;甲、乙两岛屿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岛。
(2)两岛屿中,接受到太阳辐射较多的是___________岛,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岛。
(3)我们放暑假时,甲岛的__________(A或B)区域正值 __________(极昼或极夜)时期。
(4)A地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带,乙岛屿大部分在_____纬度。(高、中、低)
【答案】(1)西北 乙
(2)乙 乙
(3)A 极昼
(4)北寒带 低
【解析】
根据经纬网的判读方法,结合地球运动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1)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甲岛位于乙岛的西北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由此可判定,甲、乙两岛屿中,位于东半球的是乙岛。
(2)两岛屿中,乙岛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多,年降水量较多。
(3)我们放暑假时,是北半球的夏季,甲岛的A区域位于北极圈以内,正值极昼时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球公转造成的。
(4)据图可知,A地位于北极圈以北,故其位于五带中的北寒带,乙岛屿大部分位于0°~30°,故其在低纬度。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滨州某中学利用暑假到鲁中山区开展了次登山旅行活动。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方案一:登大青山,锻炼体能;方案二:徒手攀岩,试试胆量;方案三:参观古庙,寻踪文化。
材料二:旅行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
(1)方案一中同学们从出发地点到达大青山,山顶的海拔高度大约是________米以上。
(2)方案二中能开展徒手攀岩,是因为沿途经______(地形部位)。
(3)方案三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______方向,若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6.4厘米,它们的实际距离是______千米.
(4)三个方案中,你会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路线_____(填数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某队同学在山区迷路,有同学提出沿着溪流走。这个提议可行吗?说明理由。
(6)旅行途中同学们走访调查当地居民,绘制了当地二分二至时正午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图
下列①②③图中最能反映地球运动到左图B位置时太阳光照情况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喜马拉雅山顶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四幅图,回答问题
【1】①是_______省,简称________,行政中心________。
【2】②是_______省,简称________,行政中心________。
【3】③是_______省,简称________,行政中心________。
【4】④是_______省,简称________,行政中心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