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关于“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正确的是 ( )
A. 现在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自有地球以来便是如此
B. 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以后都将固定不变
C. 两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没有海洋
D. 七大洲、四大洋是原始大陆分裂、缓慢漂移而形成的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季风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2】图中⑤地区气候特点是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 全年温和多雨,降水比较均匀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3】区降水稀少,而⑥区终年多雨,导致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4】图中⑦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新疆是我国陆上邻国和边境通商口岸最多的省区,201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读新疆简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地理事物名称
A.山脉,B.河,C.铁路,D.盆地.
(2)新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东部沿海地区.主要通过运输方式.把新疆的长绒棉和瓜果输送到东部地区,最快捷经济的运输方式是 .
(3)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独特优势条件是 , 设立特区的意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经纬网图(图甲)和地球公转运动的二分二至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l)甲图A点的经度是_____,A、B、C、D四点中,位于E点东南方向的是_____点。
(2)图乙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太阳直射23.5°N的是____(填序号),此时,聊城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3)聊城的小明观察并记录了一年中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如下图所示),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该图是______。图示光照情况的变化由地球_____运动引起的。
A.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极地区中,极点附近以大洋为主的是。
(2)2014年2月8日,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其位置是76°58′E,73°51′S。,这里有极昼极夜现象吗。
(3)两极地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多狂风。
(4)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 )。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②南极地区的平均海拔比北极地区高。
③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热量少。
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如下问题。
(1)莱茵河下游流经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受其影响,莱茵河水位变化。
(2)法国发展农业自然条件优越,地形以为主,耕地面积广大;种植业分布区都有丰富的资源。
(3)法国的养牛业发达,因其以气候为主,法国的葡萄酒闻名世界,葡萄品质优良,下列有关法国盛产优质葡萄的自然条件,正确的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强,降水少,利于糖分积累
B、种植葡萄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利于糖分积累
C、南部河谷地带夏季气候炎热干燥,利于糖分积累
D、温带海洋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B. 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C. 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 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 )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④曾母暗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量得图上两个山顶之间的直线距离是1.5厘米,其实际距离是
A. 3千米 B. 30千米 C. 15千米 D. 1.5千米
【2】图中甲处表示
A. 山顶 B. 山谷 C. 山脊 D. 陡崖
【3】图中四条登山线路,坡度最陡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