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面积广大 B. 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广大
C. 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D.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这一地形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A. 使我国旅游资源匮乏 B. 为交通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
C. 为农田耕作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D. 为发展农、林牧各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了“煤”变“油”的技术。煤炭变成的汽油和柴油不含硫、氮等污染物,是高质量的洁净油品。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项目,是因为( )
①该技术耗资较少 ②我国燃油需求量大 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④我国煤炭资源丰富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根据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煤”变“油”项目应布局于( )
A. 内蒙古、秦、晋 B. 蜀、黔、鄂 C. 新、青、宁 D. 京、津、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7.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以长江为轴线的_______地带与贯穿南北的_______经济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了一个形如英文字母“H”的经济格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清明假期过后,同学们到离城市较近的“学农”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同学们在“学农”基地观察到,这里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同时还发展禽、蛋等生产。其主要原因是
①郊区地形多样,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生产②距城区较近 ,运输方便,可保证农产品的新鲜③郊区的科技水平高消费水平高,产品价格高④城市人口稠密,对花卉、.蔬菜、禽蛋等的需求量大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学农”活动可以帮助同学们认识到
A. 农业是衣食之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 农业是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C. 只要农业发达,工业发达与否并不重要 D. 农业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唯指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西省、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
(1)图中A大洲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______。
(2)图中B地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该地区的人口密度______(大或小)。
(3)图中C大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______。
(4)图中C与E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运河。
(5)图中F是______洋,该大洋周围多火山、地震、原因是______。
(6)华盛顿时间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将推出全球性气候协议即《巴黎气候协议》,小明想了解华盛顿的地理位置,他应查看______。
A.世界地形图 B.世界气候图 C.世界政区图 D.世界海陆分布图
(7)新华社伦敦2017年11月13日电(记者张佳伟)一个国际团队13日发布报告指出,在连续3年保持平稳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7年预计会上升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使全球的气温______(升高或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西省、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 )
A. 气温变化不大 B. 气温变化大 C. 气温低 D. 气温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西省、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住房、食物、烧柴等需要增加
B. 交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改善会变得困难
C. 会带来大量劳动力,有利于发展经济
D. 会破坏耕地、森林、草原,使环境恶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狭义上是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滨海经济带。
读“环渤海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能资源丰富 B. 海陆交通便利 C. 矿产资源丰富 D. 科技力量雄厚
2.关于本地区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盛产小麦、甘蔗、棉花 B. 形成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 有京沪线、京广线、沪杭线经过 D. 有我国最早的高新技术开发实验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