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我国夏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中东南季风由 洋吹向我国大陆,西南季风由 洋吹向我国大陆。

(2)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较 ,经常发生 灾害。

(3)反映某地气候的湿润程度,常常是看该地的 量与 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可分为 、 、 和干旱地区。

 

(1)太平 印度

(2)多(丰富) 洪涝

(3)蒸发 降水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

【解析】

试题分析:

(1)我国面积辽阔,且面向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气候显著,据图可知: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东南季风的源地是太平洋,盛行东南季风;西南季风的源地主要是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

(2)因为夏季风来源于海洋,从海洋上带来了大量的水汽,所以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多,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3)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青藏高原以东,秦岭一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都是湿润地区,大兴安岭的北段的寒温带地区,也全是湿润地区,中温带、暖温带的东部山地,属于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半湿润地区;贺兰山以东的内蒙古高原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半干旱地区;我国的西北地区是干旱地区。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五一”期间,小畅去日本旅游,下列旅游活动不可能体验的是(  )
A、游富土山,观赏雪峰奇景
B、游北海道,观赏盛开的樱花
C、参观现代化的汽车生产车间
D、到热带雨林探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八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 )

A.印度 B.俄罗斯 C.蒙古 D.不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八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我国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风只影响西北地区

B.夏季风都来自太平洋,以东南风为主

C.冬季风来自青藏高原,以西北风为主

D.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八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村落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等方面均存 在差异。根据右侧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A图所示的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高原,该高原区为世界上 现象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导致此现象形成的人为原因有 。

(2)B图所示的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南方、北方)地区,这种民居反映当地的主要气候特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八上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和平原分别是( )

A.塔里木盆地、东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

C.柴达木盆地、东北平原 D.准格尔盆地、华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八上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八上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长江中游支流、湖泊之所以对干流能起到调节作用的原因主要是( )

A.支流集中分布于干流南侧

B.支流东北分布

C.夏季风的影响自北而南逐渐推移

D.南北支流汛期错开,对长江干流水量起着调节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靖江市共同体八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橘化为枳”是一句古老的成语,《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解释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着何,水土异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这里的“淮”与一列山脉组成的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一线 B.天山—淮河一线

C.昆仑山—淮河一线 D.阴山—淮河一线

2.下列关于该地理分界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是我国半湿润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B.我国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C.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3.造成“橘化为枳”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差异 B.地形差异

C.人为原因 D.土壤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