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3.读图“北方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秦岭-淮河一线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2)山脉既是我国地形的骨架,也是我国主要气候区的分界线.①大兴安岭(山脉)是我国阶梯界线山脉,也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太行山山脉以东②为华北平原.
(3)东北平原与黄土高原是我国两大地形区.请分析二者自然环境特征异同点:
相同点:二者大部分位于季风区(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内.
不同点:东北平原地形平坦,黑土广布;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4)黄土高原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水土流失严重.造成这种后果的气候原因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
(5)要实现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对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请提一条合理建议:植树种草.

分析 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以东,主要的地形区有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

解答 解:(1)秦岭-淮河一线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2)①大兴安岭是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该山脉也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太行山山脉以东②为华北平原,以西是黄土高原.
(3)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大部分位于季风区.东北平原地形平坦,黑土广布;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4)黄土高原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水土流失严重.造成这种后果的气候原因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
(5)要实现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对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是: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修建梯田、修挡土坝,禁止过度放牧;制定法律法规等.
故答案为:(1)0;800;(2)大兴安岭;华北;(3)季风区;东北平原地形平坦,黑土广布;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4)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5)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修建梯田、修挡土坝,禁止过度放牧;制定法律法规等.

点评 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位置和特点等,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阅读图1、图2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黄河干流以河口镇、桃花峪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发展灌溉农业条件优越,有“塞上江南”之美称.中上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
初冬或初春,黄河某些河段会发生凌汛.凌汛是由于河流南、北段封冻或解冻时间的差异,发生冰坝阻塞水流,导致河水泛滥的现象.

(1)上、中、下游河段中,最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上游和下游.当凌汛来临时,人们最经常采取的防治措施是飞机、大炮炸开冰坝.
(2)上游的兰州至河口镇河段,年平均径流量逐渐变小,从水系特征及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少支流汇入,②引黄灌溉.
(3)上中游的兰州至桃花峪河段,河水含沙量快速变快,其主要原因是该河段流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区.为了防止泥沙下河,我们应大力实施的生态措施是植树种草.
(4)黄河下游流经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水流速度变慢,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抬高,高于两岸地面,形成“地上河”.河堤一旦决口,沿岸广大地区将遭受决口泛滥(灾害)威胁,为了防止这一灾害发生,我们可以采取的工程措施是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读图“澳大利亚图”“东半球图”和“日本图”,完成下面的表格.

 澳大利亚日本
(1)大洲位置大洋洲(洲)国家亚洲国家
(2)纬度位置纬线L4穿过中部,属热带、南温带纬线L2北回归线(名称)以北,属北温带
(3)国家首都堪培拉东京
(4)工业分布东南沿海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5)别称由来因矿产资源丰富,多出口,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因多火山,地震,被称为“火山地震博物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有(  )
①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
②滥伐森林,植被减少
③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
④人口增长过快,造成房源短缺,不得不占用耕地开拓房源
⑤占用农田挖塘养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该高原最严峻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环境污染C.生物灭绝D.酸雨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根据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A地区为东北三省,该地区的地形分布特征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A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被誉为“北大仓”,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大豆等;这里成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地形平坦,利于机械化耕作、土壤肥沃,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等.
(3)B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
(4)B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核心城市是上海.
(5)B地区农田类型以水田为主,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乙、丙分别代表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单位,甲是甘肃省;乙的简称是黑;丙的省会城市名称是昆明.
(2)根据下表要求,写出与我国相邻的国家.
与我国
隔海相望的国家
与我国
陆上接壤的内陆国
与我国
海岸相邻的国家
国家名称(各填一个)韩国尼泊尔朝鲜
(3)简述我国的海陆位置特点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4)从干湿区看,三明地区地处湿润区.
(5)说出我国水稻、小麦分布的地区差异,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①地区差异:水稻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②主要原因:南方地区降水量比北方地区大.
(6)归纳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的特点:我国东部季风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