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09年2月2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正式开站的是(  )
分析: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解答:解:1985年,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1989年建立第二个科学考察站中山站;2009年,我国在南极洲内陆成功建立的第三个科学考察站是昆仑站,它是我国第一座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2009年2月2日,昆仑站正式开站.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南极科考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分析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精英家教网
材料一: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正式开站.
材料二:南极略图和气温比较图(如图1)
(1)请在图中用箭头标注地球自转的方向.
(2)我国在南极地区的三个科考站中,纬度最高的是
 
站,看不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站.
(3)如图2所示的A、B两种动物,被称为南极主人的是
 
,被称为北极霸主的是
 

(4)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降水少.
(5)我国在南极建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其原因是
 
 

(6)从海陆分布看,你认为南极的气温比北极低得多的原因是:
 

(7)从20世纪20年代起,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国家越来越多.试列举极地的科考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读南极地区图及材料回答.
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昆仑站(80°25′S、77°07′E )位于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087米.自此我国已在南极建成三大极地考察站.注:我国第一个科考站长城站(62°13′S,58°58′W),第二个科考站中山站(69°25′S,76°10′E).精英家教网
(1)在图中用“--”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标注出相应的经度,并注明东半球.
(2)根据图文填出下面内容.
大洲:A
 
,当我国北京高温多雨时,A地的气候特征:
 
,B地的气候类型是
 

(3)我国一艘科考船从长城站附近海域出发,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经过的大洋的先后顺序是
 
 
 

(4)昆仑站(图中O处)到南极点的最短距离约为
 
;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
 
方向.
(5)关于三个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的是长城站      B、位于西半球的有中山站和昆仑站
C、三个科考站都位于寒带和高纬度地区      D、新建的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
(6)如图2所示,从南极上空俯看,地球的自转方向在下面四幅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7)我国建立第三个南极考察站的意义重大,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展对南极冰层、大气和气候等的研究活动    B、展示我国的国力和科考水平
C、进行天文观测的最佳地点      D、拥有和开发周围地区的矿产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读极地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大洋名称:
A为
 
洲,B为
 
洋.
(2)C为
 
站(科学考察站),2009年2月2日,我国在南极内陆冰穹A地区建成的
 
站正式开站.
我国科考队员在下列什么时间到南极考察合适
 

A.“五一”前后    B.“六一”前后   
 C.国庆节前后    D.春节前后
(3)根据图中哪些信息可以区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4)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原因是
 

(5)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是因为
 

①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纬度更高    ②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海拔高
③南极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雪     ④南极地区地表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2月2日在英国伦敦剑桥大学发表了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温总理在演讲中提到“我年轻的时候曾经长期工作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在那浩瀚大沙漠中,生长着一种稀有的树种,叫胡杨.他扎根在地下50多米,抗干旱、斗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其顽强.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二一千年不朽’,世人称为英雄树.我非常喜欢胡杨,它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
(1)请从温总理的讲话中找出一条地理信息:
 

(2)请根据以上文章的内容提出一个地理问题并给出你所提的问题的答案
你的问题:
 

你的答案:
 

(3)在西北地区工作时,温总理还可能看到下列的哪一情景?
 

A水田片片,稻谷飘香    B.成群的牦牛在悠闲的吃草
C.紫红的葡萄挂满了葡萄架    D.连绵的雪峰间,河水咆哮而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