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形区是
A. 四川盆地 B. 云贵高原 C. 塔里木盆地 D. 青藏高原
【2】对甲地地貌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A. 沟壑纵横 B. 地面平坦 C. 冰川广布 D. 崎岖不平
【3】发源于该地形区的乙河是
A. 长江 B. 雅鲁藏布江 C. 珠江 D. 额尔齐斯河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上两个重要国家示意图及相关文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印度和巴西都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图中①所示城市是印度最大城市,人口1300多万,是该国最大棉纺中心。图中②所示城市是巴西最大港口城市,人口1400多万,钢铁、冶金等传统工业发达,是该国经济中心。巴西高原中部平均海拔大于1000米,夏热冬暖,气候宜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滞后,城市③位于巴西高原腹地。
(1)巴西与大西洋的位置关系可描述为 。
(2)根据图文信息分析,两国在诸多方面有共同特征,如:从海陆位置来看,都是 的国家;从气候来看,纬度低,热量 ;从地形来看,以 为主……
(3)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及材料,请从位置、资源、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分析促进城市①、②工业发展的共同因素。
(4)巴西对外战略环境安全,但政府经过慎重考虑,将首都从沿海的城市②迁到了内陆的城市③。请根据图文信息简要分析迁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地势阶梯状分布图”,完成下列题目
(1)在图上标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名称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区名称:
(3)黄河从高一级阶梯进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 , 水流速度会有什么变化? , 适合建设大型的。
(4)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高、低,呈状分布,这一方面有利于上湿润的水汽深入内地,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 , 另一方面,使我国许多大河东流入海,沟通了交通,方便了沿海和的经济联系,同时河流从高一级阶梯进入低一级梯形成了巨大的水流落差,使我国许多大河蕴藏有丰富的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盆地 B 盆地 C 盆地
D 盆地 E 平原 G 平原
(2)A、B之间的山脉是;D、G的山脉是。
(3)F河是 , 由于流经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河道大量沉积,形成了著名的““。以F河为主力冲积而形成的平原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澳大利亚和美国农业带及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两国地形剖面图,归纳两国共同的地势特点. .
(2)两国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是 .
(3)两国均为农产品出口大国,但出口的农产品有所不同,试列举两国主要出口农产品.美国:;澳大利亚: . (至少两种)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的主导产业都发生了变化.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而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相关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今年3月9日咄咄逼人的强冷空气从西北进入我国,此次冷空气可谓是“牛气冲天”,达到了寒潮标准。而这场强度很大的寒潮天气过程也是我国西北地区2009年的首次寒潮天气。
材料二:今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8月7日23时45分在台湾花莲登陆后,台湾南部高雄、阿里山等地受重创,人员伤亡损失惨重,祖国大陆伸出援助之手,踊跃捐款,展现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
(1)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多源于西伯利亚及F国。
(2)此次寒潮对我国B省的行政中心及E省的行政中心影响较大,这些城市的气温 , 并带来霜冻、大风及雨雪天气。
(3)影响我国的台风多源于G洋,影响的季节主要在两季。(填“夏秋”或“冬春”)
(4)台风“莫拉克”从热带洋面上生成后,中心依次经过台湾省、海峡、省、省、省、海和国。
(5)台风过境时,往往带来的天气,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6)(该题填字母) 图中A、B、C、D四省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 少数民族最多的是 , 邻国最多的是 , 全部位于热带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与黄河比较,下列有关长江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沙量小,结冰期比较短
B.流量大,汛期短,含沙量小
C.流域面积广,流量大,汛期长
D.上、中、下游水能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欧洲西部是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以下旅游资源与国家搭配正确的是( )
A. 英国——地中海阳光沙滩 B. 德国——午夜太阳
C. 法国——埃菲尔铁塔 D. 意大利——郁金香与风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