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__山,呈巨大的“几”字形,曲折东流入______ 海.
(2)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A______ (填地形区).
一遇暴雨大量泥沙沿着支流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______量最大的河流.
(3)黄河进入下游B______平原地区后,形成“地上河”.
(4)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在于______.

解:读图可知,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呈巨大的“几”字形,曲折东流入渤海.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
一遇暴雨大量泥沙沿着支流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进入下游华北平原地区后,形成“地上河”.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在于中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巴颜喀拉;渤;(2)黄土高原;沙;(3)华北;(4)中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分析: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了解黄河地上河的成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
巴颜喀拉
巴颜喀拉
山,干流呈巨大的“
”形,流经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了著名的“
地上河
地上河
”.
(2)图中①②分别是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其中①是
旧孟津
旧孟津
,②是
河口
河口

(3)图中A表示黄河最终流入的海洋,它是
渤海
渤海

(4)黄河自西向东流经的地形区是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
母亲河
母亲河
”,请写出两首歌颂黄河的歌曲
黄河颂
黄河颂
》、《
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
》.
(2)黄河下游形成了举世闻名的“
地上河
地上河
”.
(3)注入黄河中游河段的支流是
A
A

A.渭河    B.洛河    C.湟水    D.洮河
(4)关于黄河的况法正确的是
C
C

A.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我国第二大河.
B.黄河下游支流少是因为华北平原降水量小.
C.黄河在山东境内注入渤海.
D.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内蒙古高原.
(5)目前黄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
C
C

A.三门峡水电站    B.龙羊峡水电站
C.小浪底水电站    D.青铜峡水电站
(6)黄河干流不流经的高原是
A
A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7)阅读黄河断流的材料,回答问题.
有关资料显示,自2 0世纪7 0年代以来,黄河入海年经流量逐渐减少:
7 0年代为3 1 3亿立方米,8 0年代为2 8 4亿立方米,9 0年代中期为1
8 7亿立方米.在3 0年时间里,黄河入海径流总量锐减了近一半.与此同时,
黄河下游经常断流.1 9 9 7年黄河断流多达1 2次,计2 2 6天,断流里程
长达6 6 2千米.大河断流,世界罕见1近年由于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
协调措施,黄河断流的情况已有所好转.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①黄河为什么会出现断流现象?
②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解决黄河断流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精英家教网
(1)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原、
 
高原、
 
平原.
(2)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城市分别是:上游、中游分界:
 
.中游、下游分界:
 

(3)黄河自古多忧患.黄河的忧患主要有:上游:
 
问题和凌汛;中游:
 
;下游:“
 
”、凌汛和缺水断流.
(4)黄河和长江共同流经的省区有:
 
省和
 
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是世界上著名的
 
河,它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
 
海.
(2)黄河
 
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图中被称为“塞上江南”的①是
 
平原,②是
 
平原.
(3)从河口到孟津,含沙量增加,原因是该河段流经
 
高原.
(4)治理黄河的水患,应当在上、中、下游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读“图3-7(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填出:河口、旧孟津、渤海。

(2)图中①是________山,②是________河,③是________平原。

(3)黄河中游流经了________高原,该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严重;下游流经了________平原,该段河流被称为“________”。

(4)在图中用字母填出水电站的名称:A.龙羊峡B.青铜峡C.三门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