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洋有(  )
A、北冰洋、太平洋B、北冰洋、大西洋C、太平洋、大西洋D、北冰洋、印度洋
分析: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积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解答:解:读图可知,本初子午线穿过北冰洋和大西洋.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的是纯记忆性的知识,多结合教材熟练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问题.

(1)日本图中(图1)工业城市:
a
东京
东京
,b
横滨
横滨
,它们位于
京滨
京滨
工业区;
c
大阪
大阪
,d
神户
神户
,它们位于
阪神
阪神
工业区;
e
名古屋
名古屋
,位于
名古屋
名古屋
工业区;
f
北九州
北九州
,位于
北九州
北九州
工业区.
(2)用“∥∥”绘出日本工业区的分布.
(3)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太平
太平
洋沿岸和
濑户内
濑户内
海沿岸.
(4)图2中,A是
大西
大西
洋,B是
海,C是
英吉利
英吉利
海峡,D是英国首都
伦敦
伦敦
,经过D的经线是
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

(5)从海陆位置看,日本和英国都是
国,它们的气候都具有
海洋
海洋
(大陆、海洋)性特点.
(6)从经纬度位置看,图上两国跨经纬度范围大的是
日本
日本
,纬度较高的是
英国
英国
,从东西两半球看,它们都位于
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特别是工业交通和城乡建设大量占用农田,人均耕地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初0.18公顷下降到20世纪末的0.1公顷.从1949年到1983年,我国共失去耕地近0.67亿公顷,与同时新垦的0.54亿公顷耕地相比,净减耕地0.13公顷.
精英家教网
(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土地资源总量
 
,人均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
 
、林地少,难利用土地
 
(多,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3)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4)土地是立国之本,为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土地管理法,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读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特别是工业交通和城乡建设大量占用农田,人均耕地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初0.18公顷下降到20世纪末的0.1公顷.从1949年到1983年,我国共失去耕地近0.67亿公顷,与同时新垦的0.54亿公顷耕地相比,净减耕地0.13公顷.

(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土地资源总量______,人均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______、林地少,难利用土地______(多,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3)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4)土地是立国之本,为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土地管理法,把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福建省期末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特别是工业交通和城乡建设大量占用农田,人均耕地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初0.18公顷下降到20世纪末的0.1公顷。从1949年到1983年,我国共失去耕地近0.67亿公顷,与同时新垦的0.54亿公顷耕地相比,净减耕地0.13公顷。
(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土地资源总量                  ,人均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               、林地少,难利用土地         (多,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
    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3)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4)土地是立国之本,为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土地管理法,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