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占国土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A. 山地B. 丘陵C. 平原D. 高原
【2】由此图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A.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 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
C. 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
D. 平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
【3】根据此图表现的中国地形特征,可以推断下列经济活动发展条件不好的是
A. 种植果树B. 种植粮食C. 发展旅游D. 放牧
【答案】
【1】A
【2】B
【3】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形地势。
【1】由图可知,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比重最大的山地。所以A正确。故选A
【2】由图可知,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山地所占面积最广,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其中山地面积占33%,平原面积占12%,丘陵所占面积最少,约10%。所以B正确。故选B
【3】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山区面积广大,其优势是矿产、森林、水能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发展林业、畜牧业、矿业和旅游业等,不适宜发展种植业。故选:B
从中国地形图上,可以明显看出,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也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我国畜牧业和种植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图中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主要农业类型是 以东主要农业类型是 。
(2)我国东部农业的南北差异明显,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地区耕地 为主,以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
(3)C地区由于不合适的开发利用,如滥垦过牧,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4)试分析B区域植被遭受破坏对长江中下游产生的主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降水空间分布图”及“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中国降水空间分布图”总结我国降水空间规律是:_________,这种分布不利于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解决措施是_________。
(2)①②③④代表我国东部四个城市:北京、哈尔滨、广州、上海。①代表城市:_______;②代表城市:北京;③代表城市:上海;④代表城市: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
(3)一般把月降水量大于100毫升的月份称作雨季,则我国南方雨季_______(长或短),北方雨季_______(长或短)。
(4)我国南方的河流汛期(汛期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雪,引起定时水位上涨的时期)比北方______(长或短);北方的河流经流量比南方的河流________(大或小)。
(5)请根据四城市气温分布总结我国东部夏季气温规律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经济发达,全部都是发达国家
B. 畜牧业、种植业、旅游业都很发达
C. 人口稠密,国家众多,大部分属于发达国家
D. 经济立足于国内,对外贸易不发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简称“全国两会”),分别于2017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首都北京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相聚北京,代表全国人民参政议政。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体现出北京的主要职能是
A. 经济中心B. 政治中心C. 文化中心D. 交通中心
【2】与会代表来自我国四面八方,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
A. 260万平方千米B. 580万平方千米
C. 960万平方千米D. 1700万平方千米
【3】图中甲省区的简称是
A. 黑B. 台C. 云D. 冀
【4】来自甲省的代表到北京后感觉气温降低,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
C. 地形差异D. 面积差异
【5】下列图片中,能反映甲省西双版纳地区湿热环境的传统民居是
A. B.
C. D.
【6】各民族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相聚北京,据下图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 交错杂居B. 东多西少C. 均匀分布D. 沿河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大洲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F________。
(2)大洋名称:甲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丁_______。
(3)大洲A与C分界线为______;F与G分界线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