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8.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于二战以后,其内容十分丰富,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经济合作内容的是(  )
A.劳务合作B.工程承包C.发展援助D.军事占领

分析 大量的跨国公司和地区性、全球化的经济贸易组织的出现,使世界各国的经济更加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解答 解: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走向全球化的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会越来越密切,各国应积极加强和其他国家的联系与合作,国际经济合作的内容有工程承包、技术合作、发展援助和劳务合作等,军事占领不属于国际经济合作内容.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国际经济合作的内容,理解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我国东南部地区的河流多为外流河,西部地区的河流多为内流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②汉江   ③嘉陵江
(2)湖泊:⑤鄱阳湖   ⑥洞庭湖水利枢纽:⑦三峡.
(3)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
(4)长江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是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湖口.
(5)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干支流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三分之二,航运价值极大,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而且长江上 (上、中下游)游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被称为“水能宝库”.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线路,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界线E是秦岭、淮河一线,它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基本吻合.
(2)从温度带来看A属于暖温带,B属于亚热带.
(3)从干湿地区来看A属于半湿润地区,B属于湿润地区.
(4)从耕地类型来看:A为旱地,B为水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阅读有关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中国作为主要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努力控制碳排放.
(1)读图1,碳排放量最低的省区,①是福建省,②省区的简称是青.
(2)读图2,珠江三江洲工业基地碳排放量中(高、中或低).碳排放量高的省区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这里有我国著名的辽中南和京津唐工业基地.
(3)读图3,造成我国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快速增长、建设用地增加.
(4)分别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提出控制碳排放量教合理的建议,生产方面减少工业废气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多使用清洁能源等;生活方面减少建设用地,选择公交出行,植树种草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