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表示的经纬网示意图中,回答问题。
(1)写出A点的经纬度是( , )。
(2)图中点A在点B的方向。
(3)图中A,C两点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点.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点;图中箭头D表示方向。
【答案】
(1)20°W;40°N
(2)正东(或东)
(3)C;A;正南(或南)
【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读图分析可知,A点的经纬度是(20°W,40°N)。
经纬网地图关键是要首先分清楚哪些是经线哪些是纬线,在此图中相交于南北极点的是经线,与之平行的是纬线,在平面图上也可以用“横纬竖经”来判断,其次以0度经线为界,往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往西增大为西经;纬线以赤道为界,往南增大为南纬,往北增大是北纬。此图已经标注了度数,A位于0度经线以西,赤道以北,为(20°W,40°N)。
(2)在有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要以经纬线来判断。经线连接了南北两极,所以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由此读图可知,A在B的正东方向。
(3)人们规定,高纬度是60°—90°之间的地区;中纬度是30°—60°之间的地区;低纬度是0°—30°之间的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夜和极昼现象;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既没有极夜和极昼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读图可知,A位于北纬40°,C位于南纬20°,所以C点有阳光直射现象,A在中纬度。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知,D处的箭头指向南极点,是正南方向。
所以答案是:(1)20°W;40°N;(2)正东;(3)C;A;正南。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非洲有一种奇特的鱼叫肺鱼,当河流中有水时它用鳃呼吸,当河流中没水时它用肺呼吸.这是长期适应哪一种气候环境的结果(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连线枝称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其中A、B代表的械镇分别是:A是 , B是 。由图中看出A与B连线东南地区,人口密度(大、小), 从而得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大部分或全部位于该线东侧的省区中人口密度最低的省纽行政区是(填简称)。
(2)图中人口密度小于10人的地方称为无人区,我国无人区较广的地方有青、(填简称)等省区。
(3)我国东部地区人口比较稠密,关于其原因分析于确的一组是(填字母)。
①气候温暖湿润 ②山地高原广布 ③地形平坦
④交通便利 ⑤开发历史悠久 ⑥沙漠广布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⑤
(4)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主要原因是 。
(5)从乙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现在面临着的人口问矗,为缓解这一问距我国口前采取的措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塔里木盆地”图,回答问题。
(1)A是_____山;B是_____山;C是_____沙漠;D是_____河;E是_____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2)在自然条件方面受_____的影响,该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_____上,而交通线则串联起各座城镇,沿着盆地边缘呈_____状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地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 B. , D.
(2)F山脉处在我国地势级阶梯的分界线上,其西侧为省.山脉K的名称 , 其西侧高原的名称是。山脉M呈走向
(3)高原C和H以山脉为天然界线。
(4)图中河流流向是受我国特征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A点的海拔高度是米,A,B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是米.
(2)A,B两处坡度较陡的是处.
(3)C处的山体部位是 , D处的山体部位 .
(4)乙村落位于甲村落的方向.
(5)若甲、乙两村落图上相距5厘米,那么两村落的实地距离是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大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欧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洲
B.亚洲中部低、四周高,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
C.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是平均海拔最高的洲
D.南美洲的地形东部高山、西部高原、中部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