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4.读图“等高线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地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2)A、B、C、D四地中,表示山谷的是C、表示山脊的是A.该图的等高距是50米.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判断坡度的陡缓: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 解:读图可知,(1)甲地位于22°N纬线上,位于热带地区(23.5°N~23.5°S之间为热带).
(2)A、B、C、D四地中,C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A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该图的等高距是50米.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故答案为:
(1)热;
(2)C; A;50米;
(3)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青藏地区面积占全国的$\frac{1}{4}$,人口仅占1%,“高”、“寒”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青稞、小麦、豌豆等的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高原上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众多的旅游爱好者,图1是青藏地区图,图2是川藏南路(318国道)海拔图.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祁连山脉,②柴达木盆地,③新藏公路,④雅鲁藏布江.
(2)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穗大粒饱,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请你说出气候方面的原因.
(3)请列举青藏高原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的人文因素(至少两条).
(4)每年夏秋季节,沿川藏南路从成都到拉萨是骑行爱好者通常选择的路线,请据图说出骑行者沿途需要克服的不利气候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图1)和延安气候资料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甲是黄河(河流),乙是秦岭(山脉).
(2)描述延安的冬季气候特征.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原因是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夏季多暴雨.
(4)水稻喜高温、需水量大,单位面积产量高.为提高粮食产量,有人建议在延安农村大规模修梯田种植水稻,专家表示反对.请你说明反对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关于上述四省区的地理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省区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B.②省区少数民族众多,以高山族为主
C.③省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D.④省区的经济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发挥优势借风行船 明天会更好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和南美洲巴西的经济都处于发展阶段,在人文、自然条件和资源方面有着很多异同之处,在发展中可以相互借鉴.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色人种的故乡,巴西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巴西纬度位置的共同点是大部分位于热带,两地河流中,亚马孙河是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试分析其原因:流经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亚马孙河支流众多,水流平缓,流域面积广阔.
(3)同为经济发展中地区,两地自然资源都很丰富.据图可知两地储量均很丰富的矿产资源有:铁矿、铜矿、金矿,巴西境内分布着全球约60%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它产生哪些巨大的环境效益?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
(4)20世纪以来,在发展中国家中,巴西经济水平提升很快,发展历程如图3:
 巴西经济发展历程可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提供的经验是: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借助资源和政策优势,完善工农业体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面关于他们在江西所见叙述正确的是(  )
A.随处可见碧绿的小麦B.柑橘树比比皆是
C.到处是成群的牛羊骆驼D.树上结满苹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广东省夏秋季节多台风,其对应的天气符号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
A.棉花、蔬菜B.羊毛、水稻C.石油、天然气D.小麦、大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