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 个、新世纪以来第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A. 20 16 B. 20 15 C. 19 16 D. 19 15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自然现象能够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 海水的潮起潮落 B. 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C. 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 D.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确定位置和方向而在地球仪上画出来的。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地球仪上,赤道与本初子午线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A.指示方向相同B.形状都是半圆
C.二者长度正好相等D.赤道约是本初子午线长度的两倍
【2】本初子午线是( )
A.划分经度的起点B.划分纬度的起点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古人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图示意不同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地球的形状D.地球的大小
【2】下列节气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的是( )
A.清明B.雨水C.立春D.霜降
【3】“二十四节气歌”对应的节气中,济南市全为昼长夜短的一组是( )
A.春雨惊春清谷天B.夏满芒夏暑相连
C.秋处露秋寒霜降D.冬雪雪冬小大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和甲、乙、丙三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组),探究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归纳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案例一:亚洲东部和南部气候分布
(1)图中①②③为亚洲的三个季风气候区,自南向北依次排列。将①②③气候区和甲、乙、丙三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对应。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由此可以看出造成这三种气候南北排列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案例二:亚欧大陆中纬度(北纬30°-60°之间)地区气候分布
(2)大陆西岸有⑤、⑥两种气候,其中降水集中在冬季的是______(填数字);而大陆东岸为季风气候;大陆内部为______气候。该地带由大陆东岸到大陆西岸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______。由此可知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案例三:高原山地气候
(3)⑦地是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温比东部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很多,主要原因是______。同纬度地区,山地降水也有很大差异,迎风坡降水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