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 壮族 B. 回族 C. 土家族 D. 维吾尔族
A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蒙古族、藏族、回族和维吾尔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故选A。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质量检测卷 题型:选择题
据报告,滁州市区12月9号的空气污染指数为30,那么这天滁州市区的空气质量级别为(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A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要熟记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九江的空气污染指数为30,根据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可知空气污染指数介于0~50,属于Ⅰ级,优。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题型:选择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地球运动到下面各点时,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非洲北部草原牧草茂盛
B. b点:西亚地区进入雨季
C. c点:武汉市昼长夜短
D. d点:孝感市中考正在进行
C 【解析】由图中地球公转图可知,当地球位于a点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非洲北部草原处于枯黄季节;当地球位于b点时,是北半球的秋季,西亚地区进入旱季;当地球位于c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武汉市昼长夜短;当地球位于d点时,是3月21日前后的春分,孝感市的中考还没有进行,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生素质终期评价八年级地理(含答案) 题型:选择题
能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是
A. 台风 B. 寒潮 C. 干早 D. 洪涝
B 【解析】试题分析:能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的自然灾害是寒潮,寒潮主要来源于亚欧大陆北部的西伯利亚,台风、干旱、洪涝不会带来严寒、霜冻天气,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生素质终期评价八年级地理(含答案) 题型:选择题
我国水早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季风活动的不稳定 B. 地势西高东低
C. 冬季风强弱不同 D. 濒临海洋
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导致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中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雨带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故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茂名市信宜2017秋八上地理期末模拟试卷与答案 题型:选择题
凤凰网消息:武汉→广州高铁正式运营,这是目前世界上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该线路纵跨湖北、湖南、广东三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湖北、湖南、广东三省的简称分别是
A. 鄂、湘、粤 B. 赣、湘、粤 C. 鄂、渝、闽 D. 皖、黔、琼
2.珠江的入海口在哪个省
A. 鄂 B. 粤 C. 湘 D. 闽
1.A 2.B 【解析】试题分析: 1. 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茂名市信宜2017秋八上地理期末模拟试卷与答案 题型:选择题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产业是
A. 钢铁工业 B. 石油化学工业 C. 电力工业 D. 电子和信息类产业
D 【解析】本题考查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茂名市信宜2017秋八上地理期末模拟试卷与答案 题型:选择题
我国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
A. 一年两熟 B. 两年三熟 C. 一年三熟 D. 一年一熟
D 【解析】试题分析: 我国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甜菜和大豆,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某气象观测站一天中四次气温的观测记录,其中能正确反映14时的气温状况的是(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试题分析: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解析】 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C图所示的气温最高,即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 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