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许多欧美的游客热衷于“末日旅游”,把旅游目光锁定在他们认为即将消失的景观,游客把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作为“末日旅游”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过度垦荒,将导致山体滑坡
B. 气候异常,冰雪融水淹没乞力马扎罗山
C. 海陆变迁,山峰将变成平地
D. 全球变暖,可能导致赤道雪峰景观消失
D 【解析】试题分析: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增多;要缓解“温室效应”就要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 【解析】 游客把乞力马扎罗山作为末日旅游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全球变暖,可能导致赤道雪峰景观消失. 故选:D.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晋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1.1辽阔的国土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最西、北、东、南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四至点都位于大陆上
B. b、c、d三点都受太平洋影响
C. c点有太阳时a点一定有
D. a、b、c三点都位于暖温带
B 【解析】a是最西端,b是最北端,c是最东端,d是最南端,我国东邻太平洋,故选择答案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深圳市龙岗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七年级地理及答案 题型:选择题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 汉语
B. 英语
C. 俄语
D. 阿拉伯语
A 【解析】试题分析: 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深圳市龙岗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七年级地理及答案 题型:选择题组
读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④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2厘米。实地距离约为
A. 1千米
B. 2千米
C. 3千米
D. 4千米
2.①地与④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A. 470 米
B. 670 米
C. 270 米
D. 870 米
3.图中小溪的大致流向是
A. 自北向南
B. 自东南向西北
C. 自西向东
D. 自西北向东南
4.图中序号①②③④表示山脊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B 2.A 3.D 4.D 【解析】 1.读图可知,该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图中②、④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2厘米,说明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地距离等于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2÷1:100000=2千米,故答案选B。 2.读图可知,①地与④地的海拔高度分别为670米,200米,其相对高度=670米-200米=470米,故答案选A。 3.读图可知,该图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晋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8.2人口和经济发展 题型:解答题
读“亚洲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的人口分布不均,人口稠密地区主要有 、 、 、和 。
(2)亚洲人口稀疏的地区多位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内陆高高山地区、 地区和原始林区。
(1)南亚 东南亚 中国东部 朝鲜半岛 日本群岛 ( 2)沙漠 【解析】本题考查亚洲的人口分布。( 1)本题考查亚洲的人口稠密地区。读图可知,亚洲的人口稠密地区有南亚、东南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群岛等地区。( 2)本题考查亚洲的人口稀疏地区。读图可知,亚洲人口稀疏的地区多位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内陆高高山地区、沙漠地区和原始林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上思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空气的污染指数>300,说明空气的质量状况为( )
A. 良 B. 轻度污染 C. 中度污染 D. 重度污染
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具体考查的是空气质量等级的划分.空气污染指数为0﹣50时,空气质量状况为优;空气污染指数为51﹣100时,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污染指数为101﹣200时,空气质量状况为轻度污染;空气污染指数高于300时,空气质量状况重度污染. 【解析】 通过分析知道空气污染指数为0﹣50时,空气质量状况为优;空气污染指数为51﹣100时,空气质量状况为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0.4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 题型:选择题组
某考察团到日本考察,顺便游览日本的名胜。据此回答下题
1.旅游团成员们提出了希望游览象征日本的旅游胜地,这个旅游胜地是
A. 泰山 B. 富士山 C. 黄山 D. 金刚山
2.考察团在考察日本工业时,发现其工业发展的弱点是
A. 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 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C. 岛国海岸线曲折 D. 火山、地震的威胁大
1.B 2.B 【解析】本题组考查日本的旅游胜地及其工业发展的特点。 1.富士山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是日本的象征。 2.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其工业发展的弱点。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