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材料分析题:(12分)

 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人口增长了,要求生产更多的粮食。为了满足人口最基本的粮食需求,亚洲的一些国家,一方面在山坡和干旱地带垦荒种粮,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另一方面,在土地上连续耕种,使土地得不到休耕,土壤肥力逐渐下降。结果,粮食的产量下降。然而为了生存,人们又进一步垦殖,形成恶性循环。

1、阅读材料,把A—F各内容,按因果关系填入下面

的框图中(5分)

A.要求粮食生产       B.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C.粮食产量下降      D.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

E.恶性循环           F. 土壤肥力下降

土地得不到休耕

 

2.利用下列所给内容,绘制“农业与环境良性发展结构图”(7分)

①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  ②发展农业技术  ③粮食需求量得以控制   ④粮食单产提高  ⑤退耕还林、还草   ⑥环境得以改善   ⑦良性循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材料分析题
家住广东深圳的小明和姐姐计划在寒假去欧洲旅行.小明打算去伦敦,妈妈给小明一把伞.姐姐计划去莫斯科,而妈妈却给了姐姐厚毛衣、帽子和手套等防寒衣物.根据所学地理知识,你认为小明妈妈的做法科学合理吗?
 
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材料分析题:
在包围地球的大气中,有微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一个特性:它对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等“开绿灯”,允许它们长驱直入到达地表.地表吸收了短波辐射后温度上升,也要通过长波辐射如红外线向外散发热量.而二氧化碳对于红外线这样的长波辐射却“亮红灯”,不让其通过,这样就使热量滞留在地球表面.这种现象类似于玻璃温室,故称之为“温室效应”.
随着人类对煤炭、石油等燃料的使用量与日俱增,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同时,地球上的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降低.由此引起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日趋升高,地球气温上升.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4℃-----0.8℃.气温上升,会使两极地区的冰雪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地区可能被淹没.
(1)你认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将对世界气候及沿海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3)应采取哪些措施阻止全球气温的继续上升?(不少于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年秋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后训练(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第四章课后训练一节交通运输(含答案点拨) 题型:069

材料分析题。

  有一位中学生叙述他暑期旅游探亲的经过:从大连乘船到青岛,由青岛乘火车到南京,由南京又坐船到武汉,从武汉再坐火车到广州,还从广州用最短的时间去了一趟深圳,当天就从深圳赶回了大连。请你用学习过的我国交通的有关知识,说一说他采取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经过的线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漳州立人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位于亚洲的国家共有(  )

A.10个B.9个
C.6个D.1个
【小题2】亚洲众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东亚、南亚和东南亚B.东亚、西亚和中亚
C.西亚、南亚和东南亚D.东亚、中亚和北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