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
A、B、C、D;
(2)A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气候,A地的耕地类型是 , 粮食作物主要为
主。
(3)图中,分界线③大致经我国的和一线,与我国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接近。
(4)ABCD中,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种植青稞的是。
【答案】
(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2)温带季风;旱地;小麦
(3)秦岭;淮河;800
(4)B;D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1)依据位置,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为: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2)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是旱地,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为主。(3)图中,分界线③大致经我国的秦岭和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接近。(4)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降水丰沛,河湖众多,淡水渔业最发达。青稞是青藏地区特有的农作物。所以答案是:(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2)温带季风;旱地;小麦;(3)秦岭;淮河;800;(4)B;D、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概况,理解解答即可。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1米远的桌边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读图,判断对错。
(1)该实验能够演示地球的昼夜更替现象( );
(2)甲地此刻正值日落( );
(3)图示时间为北半球夏至日( );
(4)甲地该日昼长夜短( );
(5)南极点位于甲点的东南方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二十四节气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二十四节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地球的形状 D. 海陆变迁
【2】清明这一天,赤峰市昼夜长短情况是( )
A. 昼夜平分 B. 昼短夜长
C. 昼长夜短 D. 昼最长,夜最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校平面图,完成后面小题:
(1)该平面图的比例尺最有可能的是( )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0米
B.
C.
D.1:1000000
(2)如大门朝向正北方,则篮球场位于教学楼的( )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3)若该平面图的比例尺为 ,该学校面积与世界上最小国家梵蒂冈(0.44千米2)相比,大约是其( )
A.五倍
B.一倍
C.十分之一
D.二十分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