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下面对其缺水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工农业发达 B. 城市、人口众多 C. 水污染严重 D. 泥沙淤积严重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同步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中海的面积将会越来越小,直至消失,原因是
A. 板块碰撞运动 B. 板块扩张运动
C. 地壳下沉运动 D. 流水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 第六课时(六上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题型:选择题
有关世界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口的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高
B. 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C. 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D. 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 实战演练 第十课时(六下 第七章 印度 俄罗斯) 题型:选择题
(2017·日照中考)印度人口居世界第二位,且还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读印度示意图、印度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气候的特点是( )
A. 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
B. 全年高温多雨,季节变化小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 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
2.下列措施,利于减轻该国气象灾害的是( )
A. 修建水利设施 B. 完善交通设施
C. 种植耐寒作物 D. 开拓国际市场
3.印度人口的优势是( )
①消费市场大 ②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 ③人均耕地多劳动生产率低 ④青少年比例高,老龄化程度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A 地区,B 地区,C 地区,D 地区.
(2)A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 ,主要的糖料作物是 。
(3)B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4)C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的第 阶梯。
(5)A、B地区的划分界限大致以 (山脉)、 (河流)一线为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是
A. 植被茂密,水土流失严重 B. 植被稀疏,水土流失较少
C. 植被疏密与水土流失无关 D. 植树种草是减少水土流失的主要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是( )
A. 山脉 B. 人口分布C.地理环境差异 D.河流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所描述的景观属于( )
A. ①地区 B. ②地区 C. ③地区 D. ④地区
3.②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为
A. 温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4.下列对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耕地多为旱地,农作物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三次
B. 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一年收获两次至三次
C. 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大豆
D. 河流含沙量小,水量大
5.我国②地区共有的自然特征( )
A. 河流都有较大的含沙量 B. 植被类型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1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 D. 都属于半湿润地区
6.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
A. ①地区 B. ②地区 C. ③地区 D. ④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 第四课时(六上 第三章 气温 降水) 题型:选择题
(2017·张店区二模)读石家庄、齐齐哈尔两地气候资料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家庄纬度低于齐齐哈尔
B. 石家庄年降水量少于齐齐哈尔
C. 石家庄的冬季气温低于齐齐哈尔
D. 石家庄的雪期比齐齐哈尔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 实战演练 第二十一课时(七下 第六章 北方地区) 题型:选择题
(2017·广东模拟)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下图所示区域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读雄安新区及周边地区的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雄安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简称豫
B. 东望东海,水陆交通便利
C. 工农业基础雄厚
D. 地处华北平原,区位条件优越
2.以下不属于雄安新区未来发展方向的是( )
A. 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
B. 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
C. 利用密集的河网打造便利的水路交通体系
D. 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生态城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