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读图“长江、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写下面表格
 长江黄河
发源地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
注入的海洋东海渤海
重要的水利枢纽所在河段三峡位于上游小浪底位于中游
(2)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在航运价值方面,是我国通航里程最长的河流,有“黄金水道”之称
(3)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在下游沉积,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分析 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 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后注入渤海,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

解答 解:读图分析可知:
(1)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三峡,位于长江的上游;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后注入渤海,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小浪底,位于黄河的中游.
(2)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其流域面积、长度、水量都占亚洲第一位;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在航运价值方面,是我国通航里程最长的河流,有“黄金水道”之称.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
(3)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在下游沉积,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故答案为:(1)

长江黄河
发源地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
注入的海洋东海渤海
重要的水利枢纽所在河段三峡位于上游小浪底位于中游
(2)一;黄金水道;(3)黄土;地上河.

点评 本题考查我国长江与黄河的概况,属于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沿京广高速铁路从北往南旅行,沿途能见到的景观变化是(  )
A.一望无际的平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深秋时节,沿途树木变化:树叶常绿→树叶枯黄→树叶全部脱落
C.阳春三月,沿途见到车站中人群的服装在变多变厚,传统建筑屋顶坡度逐渐变小
D.旱地麦浪如金,苹果、梨子初上枝头→河湖众多,鱼池、荷塘、稻田随处可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P城市濒临的海域为(  )
A.墨西哥湾B.亚丁湾C.几内亚湾D.波斯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泰州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计划在学校所在地区开展乡土地理调查活动,以下是他们所设计的部分调查方案,请选择合适的选项完善方案.(填写下列字母代号)
A.分析  B.自然  C.收集整理  D.实地考察  E.人文
(1)调查内容:①地理位置;②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等B地理环境;③人口、交通、工业、农业、旅游等E地理环境.
调查方法:D、地理实验、访谈、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
(2)调查步骤:①制定调查方案;②开展调查活动;③C调查资料;④A调查资料;⑤撰写调查报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一架由新西兰奥克兰飞往中国上海的飞机上,乘客座位前面的荧屏显示了下列一些图象,如果你是乘客,你能够从图象中读出哪些飞行信息呢?请写下来.

飞行信息
1此时飞机飞行的速度为每小时783千米
2澳大利亚
3太平洋
4长崎
5南海
6釜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西部地形图1和气候分布图2
材料二:澳大利亚土地利用和农业分布图3

(1)欧洲西部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2)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都很狭窄,只有欧洲西部深入大陆内部很远的距离.请结合材料一说明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深入大陆很远距离的原因.南部高大山脉呈东西走向,未阻挡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地形以平原为主,海岸线支离破碎曲折,有利于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3)墨累达令河流域是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水源充足,且距离东南部人口密集区近交通便利.
(4)当澳大利亚冬小麦收获季节的时候地中海沿岸将进入多雨季节.(多雨/少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连接泰州与江苏南部的长江大桥是(  )
A.苏通大桥和江阴大桥B.润扬大桥和泰州大桥
C.南京长江大桥和润扬大桥D.江阴大桥和泰州大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远离海洋、气候干旱、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是(  )
A.甲地区B.乙地区C.丙地区D.丁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是(  )
A.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
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D.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