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7.在户外运动盛行的今天,要想成为合格的“驴友”,必须具备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能力.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A处地形类型为盆地,E处山体部位是鞍部.
(2)图中a、b、c中,不属于河流的支流的是c;属于支流的两条河流中,水流速度较快的是a.
(3)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是4.2厘米,实地距离是21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用数字式表示).
(4)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线路,①、②线路中合理的是①,理由是:①线路位于河流的上游,可以自流引水
(5)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④,理由是:④线路穿过的等高线少,坡度较缓和,工程量小,施工容易.
(6)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库,用“□”标出最佳坝址的位置.
(7)拟规划B地将成为该区的最大城市,试分析该地区B处形成聚落的有利条件: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 解:读图可知,(1)A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E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2)图中a、b、c中,a、b两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且a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水流速度较快.c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山脊处不能形成河流.
(3)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是4.2厘米,实地距离是21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4.2÷2100000=1:500000.
(4)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①、②线路中,①线路位于河流的上游,可以自流引水.
(5)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线路中,故④线路较为合理.
(6)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库,为了水库的需水量大,大坝应选在盆地的出口处.
(7)B处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有利于城市的发展,故B地将成为该区的最大城市.
故答案为:
(1)盆地;鞍部;
(2)c;a;
(3)100;1:500000;
(4)①;①线路位于河流的上游,可以自流引水;
(5)④;④线路穿过的等高线少,坡度较缓和,工程量小,施工容易;
(6)如图:

(7)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各线与秦岭-淮河线大体一致的是(  )
①1月0℃等温线 ②湿润区域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③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⑤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⑥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⑦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A.①②③⑤B.③④⑥C.①②④⑤⑦D.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关于各类国家的地区分布,说明正确是(  )
A.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B.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北部等地
C.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等地
D.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北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长江水能集中的河段及其蕴藏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是(  )
A.上游、$\frac{2}{3}$B.中游、$\frac{1}{3}$C.上游、$\frac{1}{3}$D.中游、$\frac{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图,造成黑龙江省与海南省穿衣指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高低B.纬度因素C.海陆位置D.经济收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地球上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
A.热带B.北温带C.北寒带D.南温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B山脊D山顶;C山谷.C容易发育小河(填字母).
(2)写出a、b两地的海拔高度;
a400米;b2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00米.
(3)C点在D点的西北方向.
(4)从A点爬到山顶和从B点爬到山顶,从B较容易,理由是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潮汐能B.风能C.温泉D.花岗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有关长江各河段生态和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上游河段土地荒漠化严重B.长江中游洪涝频发
C.长江下游水土流失严重D.以上都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