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地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是
A.1月10℃等温线
B.7月20℃等温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以下描述甲区域的是
A.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B.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为主
C.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D.地表植被自东向西,从草原过渡到荒漠
3.乙区域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A.高寒 B.干旱
C.暖湿 D.炎热
4.以下传统民居最能反映丁区域自然自然特征的是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沂南县八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及图片,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北纬30°·中国行》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自东向西将一直拍摄到西藏的阿里地区,沿途穿越九个省市自治区,拍摄总行程超过2万公里,节目展现北纬30°沿线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发展在内的全景式图画。
材料二:如下图。
⑴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
①省的省会城市是 ;②省的简称是 ;2013年4月20日, 省(填序号)发生了7.0级地震;④省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族。
⑵下图为北纬30°纬线经过的大地形区,主要有长江中下游平原、甲处的 盆地、横断山区和乙处的 高原,整个地势特点是 。
(3)下面关于摄制组考察所经过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省地形以平原为主,冬季河流普遍有结冰现象
B. ②省最大湖泊是鄱阳湖
C. ③省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经济发达
D. ④省是我国著名的牧区
⑷北纬30°纬线穿过的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普遍种植水稻,而同纬度的阿拉伯半岛却是降水很少,沙漠广布,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沂南县八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对图中①—④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 ①为黄土高原 B. ②为东北平原
C. ③为青藏高原 D. ④为塔里木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沂南县八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该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广州的小军同学春节期间同外出旅游.体验“美丽中国之旅”.
(1)小军从广州乘火车到北京.沿途拍摄的景观照片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春意盎然的广州
B.屋顶坡度较大的湖南乡村传统民居
C.武汉长江江面的冰层
D.北方大多数树木已落叶
(2)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团城湖明渠开闸放水,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正式通水。据悉,南水北调工程每年将为北京送来10.5亿立方米清水,北京人均水资源量增幅超过50%。在一定程度上了北京多年来一直缺水的问题。用所学知识分析北京缺水的自然原因 。
(3)到达哈尔滨后.,小军想体验一下松花江上溜冰的乐趣,你觉得安全吗? ,请你从地理知识角度解释一下: 。
(4)小军第四站到达了乌鲁木齐,你能为他概括一下乌鲁木齐所在省区的地形轮廓特征吗? .
(5)来到拉萨,小军感到很纳闷,这里的纬度并不高,为什么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请从地理角度解释一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沂南县八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东南沿海局部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台湾省地形和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为主 B.地势西高东低
C.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D.全省均为热带季风气候
2.关于台湾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B.河流短小,水能资源贫乏
C.农业是台湾省经济的主要支柱
D.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日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沂南县八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我国南北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 B.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
C.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 D.南方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七上12月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是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请问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厦门 39 B.北京 52
C.武汉 61 D.上海 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八上模拟试卷五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三段话,说一说这三位同学分别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为什么?
(1)我们班准备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事先需要设计行动方案。
(2)听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又发生了冲突,我想知道这两个地方在哪里?
(3)星期天快到了,我想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离我家比较远,我得想一想怎样乘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