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分布具有、相互交错分布的特点.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1998年日本进出产品百分比图”,回答问题。
(1)进口比重最大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__,主要来自石油丰富的__________。
(2)全部都要进口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进口百分比最小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除了木材进口比例较低外,其余原材料进口比例都在__________以上。
(4)以上数据表明,日本地域__________,资源__________。经济高速发展,要从国外进口大量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出口。
(5)日本工业产品世界有名,其产品与发展中国家的相比,__________含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日本局部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图乙为“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日本主要的地形类型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___________海和___________洋沿岸地带。
(2)富山市气温年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地形判断,其河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本资源贫乏,但_________和_________较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香港特别行政区图(如下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1)香港主要是由①______、②_______和③______三部分组成,与广东省的⑤______市为邻
(2)香港与祖国内地相连的铁路名称是________线,C为________海。
(3)从图中看出,香港是个人多地狭的地区,为扩展城市发展空间,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
(4)香港第三产业发达,是世界著名的转口贸易中心,它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阿里在网络上的“旅游天地”聊天室里与网友们交流暑假旅游见闻。阿里说:我终于看到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的风景。小明说:我到达了“世界屋脊”,尽情领略着“雪域高原”的神奇。贝贝说:我品尝到正宗甜美的哈密瓜,欣赏“大漠孤烟直”的景观。奇奇说:我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杭”游览着祖国的江南美景。丽丽说:我到山区去寻找革命先烈的足迹,领略了革命老区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二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
(1)阿里看到的美丽草原位于内蒙古高原,当地是我国_____族(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2)小明领略的“雪域高原”是图中_____ (填字母)地区,该地区有“世界屋脊”之称。
(3)贝贝的旅游地能见到的景象还有下图中的_____ (填数码)。
(4)我国西部地区降水较少,形成四大牧区,其中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形成的畜种是____
(5)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甲地区形成了_____农业,乙地区形成了_____农业,丙地区形成了_____农业,丁地区形成了_____农业。(从以下选项中选择合适字母填在相应空格中:A.水田 B.河谷 C.旱地 D.灌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南温带
B.位于东半球,北温带
C.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D.位于南半球,北温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知从哪天起,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 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了我国三级阶梯的是
A. 路线ⅠB. 路线Ⅱ
C. 路线ⅢD. 路线Ⅳ
【2】沿路线Ⅳ寻秋的摄影师,到达甲地时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 大漠孤烟直
B. 小桥、流水、人家
C.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下列四组地理区域,以山脉乙为分界线的是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③亚热带和暖温带 ④畜牧区和农耕区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4】丙所在自治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B. 土地荒漠化C. 土地盐碱化D. 滑坡和泥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