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0.有的草场牧草茂盛、多汁,有的草场牧草低矮、稀疏.这是指自然资源的哪一种特征(  )
A.自然资源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
B.自然资源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C.自然资源的质量各地区有差异
D.自然资源的分布有规律,但不均匀

分析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

解答 解:自然资源的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例如,有的铁矿含铁量低,被称为“贫铁矿”,有的铁矿含铁量高,被称为“富铁矿”;有的草场牧草茂盛、多汁,而有的草场牧草低矮、稀疏.
故选:C.

点评 考查自然资源的特点,要理解记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有关②处地形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B.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D.雪峰连绵,冰川广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b地形区为(  )
A.恒河平原B.亚马孙平原C.德干高原D.密西西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黄河水“一碗水,半碗泥”,一位外国友人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黄河泥沙含量高的根本原因是(  )
A.上游地区气候干旱B.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C.下流“地上河”,河床地势高D.水利工程建设设计不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读:“长江水系部分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码:①、②、③、④、⑤、⑥代表长江上、中游分界点的是③(填代号),字母B代表的支流是嘉陵江.
(2)D的湖泊名称是洞庭湖,E湖泊所在省区的简称是赣.
(3)丙所示山脉的名称是雪峰山.
(4)丁所示山脉的走向是东西,其北侧地形区的名称是黄土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少水少B.北方地少水多C.南方地多水多D.北方地多水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该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我们应(  )
A.大幅度增加牦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牧民收入
B.在本地区中西部大力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形成商品农业基地
C.由于本区各种牲畜对环境造成了太大破会,因此应禁止放牧
D.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在河谷低平地区发展种植业,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图中看不到的地形部位是(  )
A.鞍部B.山峰C.山脊D.山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创意产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意产业是指文化创意产业,狭义的创意产业指运用创造性智慧进行研究、开发、生产、交易的各种行业和环节的总和.当今世界,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2011年全球有关文化创意产品方面的国际贸易额已经占当年全球总商品贸易量的9.26%.对我国而言,创意产业是现阶段出现的一种新兴产业,代表了我国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

材料二  2011年上海市各类创意产业数量与其单位产出情况(如图2)

材料三:产业优势的变化和产业集聚导致了长三角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1998-2007年期间制造业转移路径如下:1.从上海转移进入浙江省的制造业行业有家具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革制品业和橡胶制造业;2.从上海转移进入江苏省的制造业行业有:医药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3.从江苏转移进上海的行业有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从上海角度讲,一般吸纳的是资本密集型、港口型工业.
(1)上海市的气候每年7月份开始因经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而进入“伏旱”天气,晴热少雨. 
(2)图1中,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产业地域出现了某些变化,如在“东北”、“西南”两个创意产业区出现了产业集聚现象.影响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人才和技术.苏州河两岸原为老厂房、老仓库、老建筑分布的旧城工业区,试分析在此开发创意产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3)材料二显示,2011年上海市单位产出最高的创意产业是电信软件,总收益最高的是咨询策划,其次是电信软件.近日,由冯小刚执导的电影《1942》隆重上演,电影活动属于创意产业的影视文化类.
(4)根据材料三分析,上海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转移出和吸纳进的产业有何特点?解释上海产业转移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