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四省中,攀枝花市所在的省区是( )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2)四省中,黄河没有流经的省区是( )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3)四省中,具有千沟万壑景象的省区是( )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4)四省中,牌照为“鲁A12345”的小轿车所属的省区是( )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5)四省中,既是我国领土最北又是我国领土最东的省区是( )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答案】
(1)D
(2)C
(3)B
(4)A
(5)C
【解析】(1)攀枝花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地级市,隶属(丁)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部,北距成都749km,南至昆明351km,西连丽江,东接昭通。是四川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2)黄河流经的省区有青海省、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和陕西省。(3)读图可知,甲是山东省、乙是陕西省、丙是黑龙江省、丁是四川省。其中具有千沟万壑景象的省区是陕西省。(4)四省中,牌照为“鲁A12345”的小轿车所属的省区是甲省即山东省。(5)甲是山东省,乙是陕西省,丙是黑龙江省,丁是四川省。我国政区图上,最北的是黑龙江省,最南的是海南省,最西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的是黑龙江省。
故选:(1)D(2)C(3)B(4)A(5)C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材料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和中国略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余震134次.截至2015年5月13日,地震至少造成8219人死亡,17866人受伤,中国西藏、印度、孟加拉国、不丹等地均出现人员伤亡.
材料二:尼泊尔地震发生后,青岛市委市政府和青岛市人民非常关注地震灾情和灾后重建,社会各界发扬大爱无疆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纷纷捐款捐物支援尼泊尔人民抗震救灾.青岛市红十字会蓝天救援队队员参加了中国红十字总会尼泊尔国际救援队先遣队,在执行任务中表现突出,被尼泊尔人称为“全能英雄”.
材料三:中国略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
(1)尼泊尔发生地震的中心点所在的经纬度是______,它位于地球五带的______带.
(2)尼泊尔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地震?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______.
(3)此次地震还使我国的①______省(区)(写全称)和②______(国家)等地区受到影响.同时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之间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发生了雪崩.
(4)尼泊尔发生地震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①②③④的____段,此时益阳是____季节.
(5)青岛市红十字会蓝天救援队队员参加了中国红十字总会尼泊尔国际救援队先遣队,在赶往尼泊尔时,选用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与丙地相比,乙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①热量更丰富 ②地形更平坦
③土壤更肥沃 ④水源更充足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进一步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
①扩大播种面积 ②提高机械化水平
③选用优良品种 ④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某省轮廓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西安市最可能品尝到的当地风味小吃是( )
A. 糌粑 B. 过桥米线
C. 海鲜粥 D. 刀削面
【2】秦岭沿线1月的平均气温约为( )
A. ﹣5℃ B. 0℃
C. 5℃ D. 10℃
【3】图中M处位位于黄土高原,该处的地表形态是( )
A. 千沟万壑 B. 雪山连绵
C. 崎岖不平 D. 辽阔坦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高纬度地区的房屋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窗户小而且屋顶大多高耸,原因是( )
A. 炎热多雨 B. 寒冷多雨雪 C. 温暖干燥 D. 温暖多雨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叙述正确的是( )
A.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3个特别行政区
B.23个省、4个自治区、5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C.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D.24个省、4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