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中在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上,下列做法可行的有( )
①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②强制性的让农民退耕还林、还草 ③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 ④在从事农业生产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B 【解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从地形方面看是从平原向高原、山地过渡;从农业生产看是从农耕区向牧区过渡.我们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从而实现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应采取的措施有:植树造林,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让他们退耕还林,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八章 不同发展类型的国家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亚马孙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注入太平洋 B. 亚马孙河流域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城市密集
C. 亚马孙河流域植被稀疏,河流含沙量大 D. 亚马孙河流域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水量大
D 【解析】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亚马孙水系跨高温多雨的赤道南北,向东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孙河流域气候湿热,人口稀少;故选项ABC错误;D正确,符合题意;结合选项。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南宁市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为将黄土高原上山西大同的煤运往东南沿海而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铁路线是( )
A. 大秦线 B. 京包线 C. 陇海线 D. 哈大线
A 【解析】试题解析:山西省是全国煤炭储量最丰富的省份,将山西省大同的煤炭运往东南沿海主要是通过大秦铁路,大秦铁路是从山西大同到河北省的沿海城市秦皇岛。京包线是从北京到包头;陇海线是从兰州到连云港;哈大线是哈尔滨到大连。大秦铁路是我国专门运煤的铁路干线。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南宁市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卷 题型:解答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人为原因是 。
(2)读“黄土高原景观”图,描述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特征 。
(3)黄土高原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从地形、农业生产两方面举例说明 。
(4)读“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应采取的生物措施是 。
(1)黄土高原乱垦滥伐和过度放牧破坏了植被,修路、采矿等工程建设破坏地表等。 (2)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从地形上看:从平原向高原过渡。从农业生产来看:农耕区向畜牧业过渡 (4)植树种草 【解析】试题分析: (1)从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图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人类的乱垦滥伐和过度放牧,以及修路、采矿...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南宁市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黄土高原深厚的地表覆盖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其形成原因是( )
A. 地表长期风化的结果 B. 流水冲击作用造成的
C. 风力沉积作用造成的 D. 内力作用形成的
C 【解析】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深厚的地表覆盖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覆盖物是黄土,是风力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故C正确。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南宁市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有关黄土高原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B. 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C.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风不稳定 D.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影响
D 【解析】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比较大,致使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根据题意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南宁市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卷 题型:解答题
读“黄土高原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总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
(2)A处属于________(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地形较为________,通常它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这里的传统粮食作物是________;B处坡度较缓,如果作为农业用地,比较适宜的是修建________。
(3)黄土高原的环境遭受破坏后,很难恢复,其原因是黄土高原( )
A.生态环境脆弱 B.经济发展水平低
C.人类活动历史短暂 D.地表崎岖不平
(4)C、D处流水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应采取________等生物措施与修建________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1)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黄土塬 平坦 耕地 小米 梯田 (3)A (4)植树种草 挡土坝 【解析】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地理概况。 (1)黄土高原的地表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A处地形平坦,属于黄土塬,在农业土地利用上,通常用作耕地,该地传统的粮食作物是谷子。 (3)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被人类活动破坏后,很难恢复。其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南宁市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的是 ( )
A. 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B. 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和垂直方向的裂缝,易溶于水
C. 多窑洞和梯田
D. 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C 【解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多空隙和垂直方向的裂缝,易溶于水,植被稀少,地表裸露,在夏季(特别是7、8月份)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这里不少地区是国内闻名的贫困地区.近几十年来,通过对黄土高原进行大规模的整治,这里的生态环境逐渐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不少地方已满目青翠,林茂粮丰,摆脱了昔日的贫困局面。根据题意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钦州市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 )
A. 黄土高原 B. 青藏高原 C. 长江中下游地区 D. 珠江流域
A 【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