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图中动物主要分布在

A.南极地区B.北极地区
C.中东地区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小题2】针对图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提倡农民多烧柴做饭
B.提倡节日多送纸质贺卡
C.提倡居民夏季多用空调
D.提倡市民出行以公交车代私家车
【小题3】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是
A.美国B.日本C.中国D.印度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图片中的动物显示为北极熊。顾名思义,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它们把家安在北冰洋周围的浮冰和岛屿上,还有相邻大陆的海岸线附近,基本呈环极分布。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图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北极冰川减少。北极边川减少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需要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可以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增加植被覆盖率两个方面考虑。提倡市民出行以公交车代私家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美国经济发达。工业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人民消费水平高。所以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美国。
点评:回答本题需要认真分析漫画,读懂漫画的反映的内容。近几十年来,由于工业的发展影响到的气候变化,使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此类题目在中考中非常常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的四大区域图”,完成小题

【小题1】下列语句中,属于②区域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小题2】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说法与①区域相符的是
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C.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D.农业以旱作为主,多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小题3】“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里的“淮”是指
A.界线一B.界线二C.界线三D.不确定
【小题4】③区域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较远B.温度较高C.纬度较高D.海拔较高
【小题5】图中③④区域的分界线是
A.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B.秦岭—淮河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天山—阴山
【小题6】造成“世界屋脊”和“鱼米之乡”农业生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
C.风俗习惯D.地理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宁卷)地理(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一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组织夏令营活动,野外考察线路和考察地地形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考虑到如遇大雨天气可能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要求同学们不准在(    )搭帐篷宿营

A.a地B.b地C.c地D.d地
【小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两地的温差约是2.4℃
B.a地比c地坡度大
C.沿途经过的山顶的海拔高度在700~800米之间
D.e处的地形是陡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漳州卷)地理(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邻国①是

A.朝鲜B.哈萨克斯坦
C.不丹D.尼泊尔
【小题2】新疆的特色瓜果是
A.哈密瓜B.龙眼C.香蕉D.椰子
【小题3】设立喀什经济区的独特区位优势是
A.工业发达
B.民族众多
C.矿产资源种类齐全
D.位于西北边陲,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漳州卷)地理(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北京和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②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
③台湾与福建隔海相望
④台湾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小题2】北京和台湾所处的干湿区分别是
A.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
B.半干旱区和湿润区
C.干旱区和半干旱区
D.半湿润区和湿润区
【小题3】号称“台湾硅谷”的科学园区位于
A.台北B.高雄C.新竹D.基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查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挤压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地壳最活跃的是
A.甲B.乙C.丙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