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长江发展论坛暨长江流域园区与产业合作对接会于2015年10月11日上午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本次对接会主题为“共建长江经济带,共享发展新机遇”。国务院就建设长江经济带做出了重要部署,要发挥黄金水道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缩小东西差距,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读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分别注入的海是      

(2)黄河①②③河段中,“地上河”景观出现在   (填代码)河段,该景观形成主要是因为中游流经   (地形区),此地存在严重的   (生态环境问题),造成黄河泥沙含量大增,下游流速减缓,泥沙沉积。所以治理黄河“地上河”的关键在于   (选择填空)。

A.兴修水利枢纽工程 B.清理淤泥,疏浚河道 C.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D.加固加高堤坝

(3)①、②河段中,有可能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4)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长江经济带,最有利的条件是   

A.长江巨大的航运价值 B.长江丰富廉价的水能 C.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 D.长江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

(5)为实现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①水土流失 ②洪涝灾害 ③凌汛 ④水污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长江B河段流经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试分析其优势条件。(至少写出两点)   

(1)东海;渤海; (2)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C; (3)①; (4)A; (5)C; (6)水热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稻种植面积大;众多的河流和湖泊,有利于渔业的发展等。 【解析】(1)读图可知,A是青藏高原,是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长江注入东海,黄河注入渤海。 (2)黄河的地上河主要出现在黄河的下游,即③段,主要原因是黄河流经中游的黄土高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深圳乐而思中心八下地理(人教)课时同步练习:“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题型:选择题组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 (见右图) 。据读左图和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

A. 长江上游地区 B. 东临渤海和黄海 C. 江海交汇之地 D. 鲁南和苏北

2.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A. 杭州 B. 上海 C. 苏州 D. 南京

3.实现“同城效应”主要依赖于

A. 长江水运 B. 航空运输 C. 海洋运输 D. 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1.C 2.B 3.D 【解析】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东临黄海和东海,位于长江入海口的江海交汇之地,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地区。故正确的是C。 2.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城市是上海,其两翼城市是南京和杭州。上海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故选B。 3.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便利,形成上海与苏州“同城效应”的最主要条件是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使城市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17-2018学年下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以下别称所描述的地理事物都位于非洲的是( )

A. “地球之巅”、北半球的“寒极” B. “富饶大陆”、“赤道雪峰”

C. “世界人种大熔炉”、“高原大陆” D. “玉米的故乡”、“热带大陆”

B 【解析】以上四个选项中的称号中,“地球之巅”、北半球的“寒极”是指亚洲;“富饶大陆”、“赤道雪峰”、“高原大陆”和“热带大陆”是指非洲,“玉米的故乡”和“世界人种大熔炉”指的是南美洲,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分布在( )

A. 非洲 B. 亚洲 C. 欧洲 D. 南美洲

A 【解析】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全年气温高,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其中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分布在非洲,故本题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关于亚洲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 地表起伏大,地势高低相差悬殊

C. 地势中间高,四周较低

D. 地形类型比较单一,以高原为主

D 【解析】试题分析: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山地为主,亚洲地势起伏很大,地势高低相差悬殊,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以不正确的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北京市房山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指导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在国际气象界,该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4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的   运动制定的。

(2)图中①位置对应的节气为   ,大致出现在   (日期)前后。

(3)图中④位置对应的节气为   ,太阳直射   (纬线),这天北京的白昼达一年中的最   ,此时南半球的季节为   

(4)农事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节(4月5日前后)出现在下列哪个时段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

(5)下面诗句,描述春分节气景象的是   

A.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

B.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

C.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D.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6)在立春、冬至中任选其一,说出该节气的民间习俗。   

(1)公转;(2)春分日;3月21日前后;(3)冬至日;南回归线;短;夏季;(4)A;(5)C;(6)冬至日吃饺子。 【解析】(1)二十四节气是节气与中气的总称,节为月令之开始,气为月令之中气。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规律而制定的,因此每一个节气都能真实的反映太阳所在的位置。 (2)读图可知,图中①位置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对应的节气为春分,大致出现在3月21日前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北京市房山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

A. 青藏高原 B. 漠河 C. 托克逊 D. 吐鲁番

A 【解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我国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海南省,最低的地方是漠河.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寒的气候特点,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近年来沿着“丝绸之路”修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今年即将建成的兰新高铁(客运专线),东起兰州,经青海穿越祁连山进入河西走廊,再沿天山南麓,经哈密及吐鲁番盆地北缘后穿过天山至乌鲁木齐,全长1903公里。 其具体线路如图所示。

(1)《地理的三行情诗》写到:“如果你是陇海线,我就是……,我这一生最幸福的事就是替你延伸到沙漠的边缘”。这条铁路线最可能是 ▲ ,这条铁路线沿途经过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矿产资源最丰富的,被称为聚宝盆的 盆地 。寒假里,小明从连云港乘车想游览秦始皇陵兵马俑,他应该在图上 (城市)下车。

(2)我国 工程将新疆塔里木盆地中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能源短缺的东部地区。

(3)新疆是我国纤维作物 的主要产区。

(1)兰新线 柴达木 西安 (2)西气东输 (3)长绒棉 【解析】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是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之一。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 (1)我国铁路运输业发达,从图中可知,这条铁路线是陇海-兰新线,这条铁路线沿途经过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矿产资源最丰富的,被称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钦州市2018年春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日本同步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题文)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 处在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B. 处在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 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 处在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C 【解析】试题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由于这里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挤压碰撞处,地壳活动频繁,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