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选项中,圆周最长的是

A.南极圈 B.北回归线

C.南纬80°纬线 D.赤道

 

D

【解析】

试题分析:

纬线是指垂直于地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的长度不一定相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依次递减,所以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邹平礼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 。回答下列问题。(7分)

 

 

(1)自然环境对居民有较大的影响,下列居民属于A地区的是_________(1分)

(2)B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1分)

(3)现在通过管道从A地区调往C地区、D地区的能源是__________。C地区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将_________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入华北、西北地区2分)

(4)南京和那曲两地纬度大致相同,但7月份南京的平均气温为28.8,而那曲只有8.8,据图分析其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聊城市八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世界看中国,我国位于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聊城市七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越慢越好 ②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③越快越好 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聊城市七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平方米的墙壁上绘制学校规划图,采用下列哪个比例尺较为合适

A. 1:500 B.1:50000 C.1:100000 D.1:15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八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属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界线的是____________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区为____________,西侧的地形为____________

3)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______高原;注入________________

4)黄河中下游的分界是

5)黄河下游没有支流汇入干流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治理黄河修建的水利工程,有控制洪水、发电、拦沙等方面重要作用的是(

A.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B.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C.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D.龙羊峡水利枢纽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八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以满足市场需要

D.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业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长江、黄河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

(1)填写地理事物的名称:

支流:A___ ____ ,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B______

(2)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的 游河段。

(3)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的60%。其自古以来就有“ ”之称。

(4)长江、黄河上游共同流经的省份是

(5)长江、黄河都是自西向东流入海洋,由此可见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南方某区域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①河的流向大致自东向西

B. 该区域最高海拔700米

C. 甲位于盆地中, 海拔低于100米

D. 该区域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2.按因地制宜原则,对各地的规划合理的是( )

A.A处开展攀岩活动 B. B处漂流运动

C. C处建梯田,广种小麦 D. D处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