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表”,回答下列小题
【1】表中12月22日前后为北半球“二分二至”节气中的( )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2】地球上的一天是指( )
A.太阳围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B.月球围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
C.地球围绕地轴转一圈的时间D.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
【3】中午及中午以后,站在太阳底下时,人的影子会逐渐( )
A.变长B.变短C.不变D.先变短再变长
【4】北京白昼最长的日期是( )
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
【答案】
【1】D
【2】C
【3】A
【4】B
【解析】
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1】12月22日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这一天昼最短,夜最长,故选D。
【2】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公转一周是一年;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根据地理知识,北半球在一天中同时刻太阳高度角不同影长也不同,规律是由长变短,再变长,故正午时我们在太阳下的影子长度比下午时我们在太阳底下的影子的长度要短,中午及中午以后,站在太阳底下时,人的影子会逐渐变长,故选A。
【4】夏至日即6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位于北温带的北京白昼最长,黑夜最短,故选B。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诗句或谚语理解正确的是(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海”指的是南海
B.“早穿皮袄午穿纱”说的是该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大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述的是气候受地势的影响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指的是该地区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表反映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 )
占全国的百分比 | 秦岭﹣淮河以南 | 秦岭﹣淮河以北 |
水资源 | 80% | 14.7% |
人口 | 53.5% | 44.4% |
耕地 | 35.2% | 59.2% |
A.南方地少水多
B.南方地多水少
C.北方地少水少
D.北方地少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D四种气候类型,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
(2)据图判断,A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B位于南、北半球中的______。
(3)B分布在大陆______(东岸/西岸),气候特点是:______。
(4)C是______(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__(大洲)。
(5)A、B、C、D四种气候类型中,有一种气候的分布区人口稀少,请写出该气候类型的字母及名称,并分析其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中“西气”的起点A是_________油气田,它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东输”的终点B是__________,它所濒临的海是__________。
(2)西气东输线路经过的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份甲是____________。
(3)该工程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4)该工程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气候→温带季风气候→___________气候。
(5)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 __________优势变为_______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将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自然灾害类型与我国地域分布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华北平原﹣﹣旱灾多发
B.东北三省﹣﹣低温、冻害严重
C.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多发
D.海南岛﹣﹣沙尘暴多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